健保署攜手美國HIMISS 4年砸45億推動數位升級

健保署今與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IMISS)簽署合作備忘錄。(林周義攝)

全民健保1995年開辦,至今已有28年,是臺灣第一波醫療資訊升級的帶領者。新冠疫情期間,無論是推動TOCC、口罩實名制、快篩實名制,健保資訊系統都扮演着關鍵角色,但卻因着系統老舊而難以負荷。近年來,醫療系統已逐漸成爲駭客的破口,健保署今與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IMISS)簽署合作備忘錄,並提出數位升級計劃,4年投入45億,規劃讓資訊系統全面升級,讓所有作業雲端化,並驅動醫療機構的數位轉型,增加資料的可互動性、可操作性。

HIMSS爲全球性非營利組織,長期致力推動資訊科技於健康服務領域的應用,成立已超過60年,服務遍及北美、歐洲、英國、中東和亞太地區,致力於透過「資訊技術和管理」來改善全球醫療系統的醫療品質、安全性、成本效益和可持續性,並提供良好的資料治理及管理建議與指導。石崇良今與HIMSS總裁兼執行長Hal Wolf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深化雙方資訊交流及人員訓練,加強我國醫療體系資訊管理系統、強化資訊安全韌性,並接軌國際醫療資訊標準,加速醫療體系數位轉型。

石崇良指出,全民健保在1995年開辦,帶領檯灣第一波醫療資訊的升級。1997年,健保全面導入網路的電子申報,2002年開始發出第一張IC卡,2004年全面換卡,帶動醫療資訊的起飛。疫情當中,數位醫療的進展非常迅速,加上新的資訊科技的導入,包含AI、雲端運算等等,健保署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因醫療資訊系統發展得早,彼此之間的多元性高,資訊的互動性顯得不足。

健保署主要有4個要做的事,第1是強化基礎建設。石崇良說,疫情期間,健保不管是TOCC、賣口罩、賣快篩,都能做到,但這對健保資訊系統的負荷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健保系統必須要升級,從基層院所開始做雲端化的協助,讓管理更有效率,在各項的措施的推動上更敏捷、迅速。

此外,健保署也將協助醫院醫療資訊系統(HIS)系統升級,完備基礎建設。另會善用健康存摺,與第一線照顧結合,提升病患自我照顧的能力。針對虛擬健保卡、電子處方籤、電子支付、遠距醫療,健保署未來4年內也會完全圍牆服務,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