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 臺大新方法十分鐘搞定

半夜突然停止打鼾,嚇得太太趕緊踢先生一腳;還有人老是睡不飽,連在門診等看診的空檔都會睡到打鼾。在臺灣至少40萬人有打鼾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即使想到各大醫院的睡眠中心睡一晚檢查,卻是一牀難求。

臺大醫院與美吾華懷特生技集團旗下安克生公司產學合作,開發「呼吸中止症電腦輔助診斷設備」,利用超音波掃描,於民衆醒着時就能評估呼吸道於睡眠時發生阻塞的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症大多是因爲呼吸道阻塞造成,臺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胸腔內科醫師王鶴健表示,因呼吸道阻塞,空氣無法進入肺部而反覆出現缺氧的現象,同時患者睡覺時鼾聲如雷,睡眠中時常驚醒,不僅影響自己、枕邊人的睡眠品質,醒來後常口乾舌燥、疲倦或是頭痛,白天工作、開車,甚至是坐着就開始呼呼大睡。

因爲睡醒後沒有「充飽電」的感覺注意力下降,可能造成車禍或是工作意外傷害等。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單是睡眠問題,還會出現難治療高血壓,提高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疾病風險。

現行懷疑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須到醫院睡眠中心進行「睡眠生理偵測」,王鶴健說,睡眠中心容量有限,經常得等待數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排到檢查,因檢測過程中,受檢者需穿戴儀器貼片,可能因翻身脫落;以及受檢者換了陌生環境睡不着,都容易影響檢測結果和判讀。

根據估計,有4%的成年男性、2%的中年女性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多數的患者因沒有被診斷出來而未接受治療。針對診斷不便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臺大醫院與安克生醫進行產學合作,開發新檢測器材

安克生醫總經理陳正剛表示,「呼吸中止症電腦輔助診斷系統」,受檢者躺下時,頭部以器材固定在適當的角度,醒着的時候就能讓醫師找到呼吸道的適當位置以利超音波掃描,瞭解呼吸道是否於睡眠時會產生阻塞及其嚴重程度

相較於監測睡眠時的生理現象,超音波掃描可直接看到呼吸道阻塞的影像,而且前後不到十分鐘的檢查時間,不必以機器監測一整晚的睡眠。加上超音波普及、沒有輻射劑量暴露的優點,可協助快速找出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進而優先安排睡眠檢查,確診後儘快治療,這項新開發的檢測器材,預計明年上半年就能於臨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