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上接01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爲兩岸同胞謀福祉是我們發展兩岸關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出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的宏偉目標,展現大陸方面團結臺灣同胞、爭取臺灣民心的善意誠意。”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說。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讓臺灣青年更加堅定逐夢大陸的信心。“大陸市場規模巨大,對臺胞關懷備至,在這裡可以見識更廣闊世界,實現更高理想追求。”廣東中山大學臺灣學生許閔善此次作爲“主人”,參加了馬英九一行到訪學校的交流活動,與島內青年分享經歷、感受。已在大陸學習3年的他正計劃考研深造,繼續留下追求夢想。 此行中,馬英九一行參觀大疆、騰訊、比亞迪等全球重量級企業,探訪“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近距離感受大陸經濟社會發展脈動。 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給臺北大學學生林新越留下深刻印象。“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我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大陸科技的飛躍,與過去的認知大爲不同。”他表示,返臺後將與同學分享所見所思,希望更多島內年輕人跨過海峽,看見真實的大陸。 “很幸運通過此行感受到大陸的飛速發展。”立志成爲電影導演的臺灣世新大學學生蘇偉恩說,“大陸電影業正蓬勃發展,未來我想過來發展,相信這個時代是中國夢的時代。” 李義虎說,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大陸制度優勢顯著、市場空間廣闊、新質生產力持續提升,這都將爲臺胞臺企特別是臺青在大陸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大陸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臺胞在大陸熱土上大有可爲、大有作爲。 臺青劉天庭在深圳創業多年,其麪包雕塑作品曾在世界大賽上獲獎,如今事業蒸蒸日上。此次馬英九一行參訪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時,他擔任起講解員,介紹自己的作品,分享創業心得。 “我們在大陸工作創業,得到許多照顧和扶持。”他說,在交流中感受到來訪臺青有意來大陸發展的熱情,歡迎更多島內年輕人加入“兩岸夢想家”的行列。
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現了對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追求,提出‘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兩岸同胞要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彰顯了增強兩岸同胞互信互助和文化認同的重要性,具有積極深遠意義。”朱松嶺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同胞從來都是一家人,應該常來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乒乓球奧運冠軍、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講師丁寧對此深有感觸。 丁寧去年作爲大陸高校師生團的一員赴臺交流參訪,此次在北大見到熟悉的臺灣同學,滿心歡喜。“兩岸青年互相瞭解、增進情誼、擴大合作、共訴心聲,這種交流彌足珍貴,我們是分不開的一家人。”她說。 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參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八達嶺長城、故宮博物院……此次大陸行對到訪臺青而言,是一次深度的中華文化之旅。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淺出、語重心長的話語,讓他們對一路所見有了更深理解。 “親眼看到大陸的地理、人文、風情、歷史,這趟中華文化之旅給我們帶來震撼和感動。”來自臺灣成功大學的劉秉叡表示,作爲炎黃子孫,要傳承好中華文化,這是一種使命。 “兩岸青年要通過行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去年也參加赴臺交流的北京大學博士生楊晨說,希望與臺灣同學們一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增強歷史文化共鳴,繫緊兩岸情感聯結。
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纔會好。兩岸青年要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續寫中華民族歷史新輝煌。”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愛和殷切期望,令兩岸青年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同學們分享此行心得時,習近平總書記頻頻點頭並微笑致意,我覺得格外親切,感受到了溫暖。”臺灣政治大學學生蕭斯元說。 “習近平總書記激勵兩岸青年多互助、多合作。”李亮頤說,今天,中華民族取得舉世矚目成就,兩岸青年站在前人基礎上,要一同努力爲中華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貢獻更多力量。 來自臺灣新竹的黃羽滋正在北京大學攻讀碩士,參加了馬英九一行到訪北大的交流活動。“兩岸青年‘攜手努力’要比‘各自努力’更能激發中華民族強大發展潛力。”他說。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展望未來,兩岸青年紛紛表達期許。 “希望兩岸青年深化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爲兩岸關係發展注入新活力。”丁寧說。 “兩岸青年交流交往不可阻擋,希望我們融冰築橋,共同迎來合作之花的芬芳。”劉秉叡說。 “兩岸青年應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勇擔使命,攜手前行,爲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接續奮鬥。”楊晨說。 此次馬英九一行赴中山市參訪了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參加接待的紀念館宣教部副主任金鑫說,孫中山先生始終心繫臺灣同胞,一生致力於國家統一、振興中華,兩岸同胞要同心同德、團結奮鬥,匯聚起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詮釋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如何思考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使兩岸中國人更加堅定了信念信心,民族復興已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兩岸同胞同心奮鬥,一起想、一起幹,就定能實現偉大夢想、共享偉大榮光。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