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風暴,鏈家還能走多遠

接二連三的監管明顯讓鏈家坐不住了。

新房、二手房、租賃業務相繼受挫,這個房產中介行業的老大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去年這個時候,央行、住建部與部分房企組織了一次座談,明確規定了”三條紅線“,促使房企加快提高新房銷售效率。這就要求開發商繼續擴大銷售渠道,除了與售樓中心和頭部平臺深度合作,也將更加重視中小房產中介及自建平臺的推廣。

新房銷售競爭加劇,鏈家的二手房業務也同樣不太好過。

6天前,杭州二手房交易監管服務平臺上線了“個人自主掛牌房源”功能,房東得以跳出中介的禁錮,在有政府背書的平臺上自主上傳房源信息,直接打破房屋銷售高度依賴中介機構的傳統模式。

而房屋過戶需要在該交易監管平臺上走程序,房源全都經過驗證,具有很高的真實性,且房源信息只向實名認證的用戶開放,經紀人無法查看,這也避免了信息泄露以及被騷擾的風險。

更關鍵的,信息不對稱一直是中介能夠佔領市場的核心,也是他們業務營收的重要來源。一旦房源信息透明化,中介機構賴以生存的根基就會被動搖,如果還想留住顧客也就只能在服務上下功夫了。

雖然暫時只有杭州一個城市推行,這類的純公益平臺也難以確保生命週期,但它至少給全國都做了個示範,通過更安全便捷的官方平臺進行二手交易,這在未來成爲一種可能。

此前面對新房政策時,鏈家或許還能勉強保持體面,但這次的交易平臺就不一定了,杭州直接給了房產中介機構當頭一棒,畢竟二手交易只是個開始,誰也保不準下次會不會連帶着新房和租賃業務一併拿下。

這邊官方交易平臺還沒弄明白,鏈家的租賃業務又被雪上加霜。

8月24日,北京市住建委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了《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在6章81條意見中,重點對羣租房、長租公寓、租金貸等租賃亂象予以了規範。

其中對房地產經紀機構的監管備受關注。

根據意見稿第三十二條,房地產經紀機構不得提供轉租服務,違反者可處2~10萬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同時責令停業1~6個月,註銷備案。

不得提供轉租服務,意味着房地產經紀機構與住房租賃機構需要完全獨立開來。有不少媒體開始大肆報道“鏈家、我愛我家被禁止在京從事房屋轉租業務”,雖然最後都回應稱相關業務相互獨立,僅有部分合作關係。但實際可能真沒有這麼簡單。

雖然自如在不斷融資後從鏈家獨立出來,但二者都曾是左暉控股,聯繫十分緊密,自如一開始就依託鏈家的人力、客戶和業主資源起家,後來多少也會形成相互引流的關係。

有在鏈家做租賃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既可以出租自如的房子,也可以幫助自如介紹業主的資源,那些在鏈家實體店上班的員工同時也可能還是自如的管家。

而“實行租金價格指導機制”、“單次收租一般不超過三個月”、“首次監管租賃住房壟斷行爲”等條例,拳拳都打向了以自如爲首的住房租賃企業。

拋開這些不談,僅徵求意見稿中禁止賺租金差價、規範房源信息等條例也已經夠讓鏈家頭疼的了。

問題是這還沒完,多個宏觀監管政策之下,具體的整治行爲也緊隨其後。

公佈徵求意見稿的同一天,杭州市住保房管部門和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對中介平臺從業人員開展了專項檢查,多人因爲發佈虛假房源等違規行爲被批評。這已經不是杭州第一次監管房產中介行爲了,截至目前,已經有160多家機構被檢查,前後約談了28次,還有超六萬的房屋信息被下架。

再往前看,七月底,鏈家在上海的監管下就兩次下架了超萬套房源,導致上海鏈家的房源數量直接腰斬;七月初,因爲兩次給交易方籤“陰陽合同”提供便利,鏈家被北京住建分別給予行政處罰......

類似的監管還有很多,只在今年鏈家就拿了好幾張罰單。

反觀對手安居客,四月份已經開始二度上市衝刺,雖說現在可能也自身難保,但在緊要關頭,老對手還是沒能忘記給壓在鏈家的巨石上再添根稻草。

內憂外患之下,鏈家的確是時候放慢腳步了,畢竟風暴並沒有因此而停下。

上個月底,住建部向市場釋放了一個大致的風向:未來3年,還將要對樓市進行一場“大整頓”,房產中介正是被重點整頓的對象之一。

在這場監管風暴中,鏈家已然衝在了行業的最前面。但現在已經不是給罰單就能解決的問題,規範中介行業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今天看似還風平浪靜的表面,有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銀杏財經 | 貳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