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擬優化人身險監管數據:數據項增加兩倍、覆蓋16個主題域
保險業正加速進入“大數據”監管時代。
《國際金融報》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已於近日向業內人身險公司下發《保險業監管數據標準化規範(人身保險公司2024版)(徵求意見稿)》(下稱《規範》),通過明確人身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數據的業務屬性和技術屬性,將其內部數據結構映射成統一、標準的數據格式,以便開展標準化監管數據的採集、治理與應用。
“《規範》的修訂,標誌着我國人身保險業在監管層面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意義在於推動保險業數據管理的標準化與規範化,提升監管效能和行業透明度。”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表示,《規範》不僅有利於監管機構更準確、高效地監控保險公司的運營狀況和風險水平,還能夠促使保險公司自身提升數據質量和治理能力,減少合規風險,促進業務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徵求行業內各方意見,能夠確保最終規範既符合監管要求,又具有一定的實操性和前瞻性,有助於整個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
數據總量大擴容
《規範》涵蓋了公共信息、財務信息、關聯交易信息、渠道管理信息、客戶信息、保險產品信息、承保信息、保全信息、理賠信息、保單收付費信息、消費者保護信息、再保信息、商業養老金業務信息、年金業務信息、受託業務信息、投資業務信息等16個主題域,基本覆蓋人身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範疇,形成相互關聯、綜合運用的數據體系,並在架構設計上預留了擴展空間。
其提到的人身險公司包括普通人身險公司、專業健康險公司、專業養老險公司、相互人壽保險組織等。人身保險公司應對照《規範》,分析自身系統架構與數據採集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不斷完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提升數據治理與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和水平。
整體來看,修訂後的《規範》數據主題由11個擴展至16個,數據表由46張擴展至117張,數據項由956項擴展至3057項,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豐富並優化數據主題域,新增渠道管理、保險保全、消費者保護、商業養老金及受託業務五大主題域,修訂部分主題域名稱;二是拓展數據採集的深度與廣度,新增數據表並拆分原有數據表,重點提升公共信息、財務信息、保險產品信息、承保信息、理賠信息、再保信息等主題域的數據採集深度與廣度;三是優化完善原有數據結構,精簡部分冗餘數據項,減輕人身保險公司的數據報送負擔;四是充實健康險公司、養老險公司的數據採集內容;五是調整數據結構組織形式,更新配套文件。
“數據主題和數據項的擴展,實際上反映了監管對保險業務理解的深化以及對風險防控要求的提升。”楊帆稱,這也意味着監管覆蓋面更廣、顆粒度更細,不僅限於傳統的財務和業務數據,還可能涵蓋了客戶服務、風險評估、合規管理等多個維度。
“大數據”監管時代來臨
當前,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爲代表的數字化技術深刻改變着金融機構的業務鏈和價值鏈,重塑金融機構的經營邏輯和商業模式。
去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今年5月,國家金監總局發佈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要求聚焦效能和安全促進數字金融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保險業作爲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管理着龐大的客戶羣體、海量的交易數據和複雜的業務流程,也積累了豐富實務經驗數據,屬於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數據,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同時,大數據也逐漸成爲當前金融管理行業管理體系中所應用的核心技術手段。
據瞭解,這套監管數據,由保險和非銀機構檢查局,會同統計監測司、科技監管司、人身險司制定,參考借鑑了約60項法律法規與外部標準,數據總量大擴容,可以爲監管提供全方位的“大數據”支持。
楊帆表示,這意味着保險業正在加速進入“大數據”監管時代,金監總局能對行業進行全方位、全流程、穿透式監管,但挑戰也是多方面的。首要的挑戰來自於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如何在利用大數據提升監管效能的同時,確保個人信息和商業秘密的安全,是一大考驗。其次是數據質量的控制,確保收集到的數據真實、完整、一致。此外,技術與基礎設施的投入、專業人才的培養、法律法規的適應性,以及跨境數據流動的合規性,都是保險公司和監管機構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
對此,他建議,保險機構可開展全員培訓,提升員工對數據標準化重要性的認識;其次,進行全面的自我診斷,摸清現狀與規範要求之間的差距;接着,依據規範要求,設計並實施數據治理優化方案,這可能涉及數據系統的改造升級、數據流程的重新規劃等;同時,建立數據質量監控機制,確保數據的持續合規與優化;最後,積極參與反饋,與監管機構保持溝通,爲規範的最終完善貢獻行業智慧。通過這些措施,保險公司不僅能有效響應監管要求,還能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數據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作者:羅葛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