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就是主流!遊戲主角開局都操劍,其他武器難道沒有地位或人氣嗎?

在許多中世紀背景的故事裡,勇者和夥伴們組成隊伍,大家各擅勝場、各司其職,法師拿杖、矮人掄斧、精靈揹着弓、盜賊持匕首或彎刀,而身爲主角的勇者手上或腰際,則幾乎總是一把劍:筆直且雙面開刃的劍身、十字型的護手。

中世紀曆史爲人類帶來的武器如此多樣,爲什麼劍總是跟主角最有緣份、在各種帥氣的場面最有戲份?劍在史實上是最通用、最有代表性的武器嗎?還是說劍獨具了某種其他武器缺乏的文化意義呢?

《刺客教條》系列遊戲的阿泰爾之劍是早期作品中的最強武器之一。 圖/育碧

爲什麼劍這麼特別?

杖、斧、弓、刀,兵器這麼多種,爲什麼劍在藝術作品裡特別受主角光環眷顧?朱家安曾經在臉書問大家這個問題,結果得到了海量討論,所有人都很有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要回答「爲什麼劍這麼特別?」,好的答案必須同時對「爲什麼其他常見的武器種類缺乏這種特別?」給出初步說明。由這個要求,我們可以發些某些直覺上的答案並不夠好,舉例如下:

答案一:因爲其他武器都有「限定職業」了

奇幻傳統上精靈就是拿弓和匕首、矮人拿斧、聖騎士舉槌、法師拿杖,最後勇者當然就是劍,不然呢?

奇幻傳統綁定的武器分類大家都知道,但這說法並沒有說明這些分類觀念是怎麼來的,而這正是我們想要探索的問題。

因爲其他武器都會讓人聯想到特定的異域文化,例如武士刀來自東洋,彎刀來自阿拉伯等等。

確實是這樣,但這個說法跟上一個說法類似,是預設了而不是說明了我們好奇的現象:如果武士刀讓人想到日本武士,那爲什麼劍會讓人想到西方勇者呢?

答案二:劍造型簡單、容易量產

簡單的造型不見得比較容易實現。不同於使用木柄的槍和斧,劍大部分由金屬構成,並且需要筆直對稱和雙面開鋒,難以想像爲什麼會比其他武器更容易製作。

從這我們可以理解,「在藝術作品中,爲什麼劍這麼特別?」這個問題不見得很好回答。以下爲各位整理來自羣衆智慧的各種可能說法。這些說法看起來都能說明劍的獨特之處,但我們並不確定當中哪些能共同組成合理的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問題針對的是劍在藝術作品裡的形象,跟劍在歷史上真實特色不見得相關,雖然獵龍騎士的形象多半是手持巨劍,但要真的有龍存在,或許還是用斧頭砍比較好。

在我們參與的網路討論中,常見的說法有:

戰鬥專家

比起從農具、廚具、打獵用具改良而來的刀、斧、弓等等,劍是純粹用於戰鬥的工具,只有以戰鬥爲業的人和有足夠財富地位的人才會擁有,這增加了劍的專業地位。

金屬比例

在歷史上,比起其他冷兵器,劍的金屬比例特別高,這讓劍能成爲金屬工藝和藝術的展現,並且藉由金屬的持久特質順利保存到後世。

十字造型

劍的形狀跟十字架相似,而十字架在西方世界的特殊意義不需贅言。雖然西方中世紀劍的原型來自沒有基督信仰的維京文化,但以結果來說,就算完全是出於湊巧,十字筆直的劍身形狀,給了藝術加工的創作者們一些和基督教有關的聯想,也不會太難想像。

用途廣泛、攜帶方便

劍能劈砍、戳刺、格檔,甚至能反過來手抓劍身用護手砸人。或許這在虛構作品中讓持劍的角色能更容易有多元的戰鬥演出(當然,這並不代表劍什麼都做得到。

例如短斧能用於投擲,但要是你把劍拿來丟,別人受到的傷害或許還不如你的荷包)。

此外,劍比大錘和槍更容易攜帶,我們可能難以判斷這件事情在戰場上有多重要,但你可以想像其他需要主角戰鬥的生活化場景,例如上街購物途中,或者在酒館喝到一半的時候。

當然,劍不是最方便攜帶的武器,但刀和匕首能做到的事情遠比劍少。在實際的歷史上,街頭和酒館裡的老百姓多半隻能使用匕首或刀,因爲劍是特權階級的專利,所幸虛構作品不見得受此限制。

《惡魔靈魂重製版》裡的月光大劍是相當受歡迎的武器。 圖/From Software

劍曾經是「標準教材」嗎?

甘沁沁在法國學習劍術,認爲劍的主流化跟格鬥技教育的普及也有關聯。

劍的使用和劍術都是近身格鬥的一環,所以當我們要替「爲什麼西洋劍在藝術作品中如此王道?」找歷史上的答案,不太可能略過西方近身格鬥術的發展。

就目前所知,西式格鬥最早的現身約在西元前11世紀,記載在埃及出土的文物裡 [1] 。

13世紀的格鬥教育手稿〈Royal Armouries Ms. I.33〉 (皇家軍械庫手稿,俗稱 MS I.33)證實了格鬥術教育的存在與系統化。

然而在中世紀(西元5-15世紀)的格鬥裡,劍尚未成爲主流,各種鈍器、銳器都可在格鬥中使用 [2],這一點從中世紀格鬥術的手稿如《 Florius, de arte luctandi 》(格鬥的藝術)就可以看出。此手稿目前收錄於法國國家圖書館。

至今發現最早的格鬥術文物紀錄來自西元前11世紀拉美西斯三世神廟埃及浮雕。 圖/Wikipedia

值得注意的是,縱使劍在中世紀成爲主流,並不意味着大街小巷人手一把。

這背後除了成本考量,還有階級考量:劍這種東西不是阿貓阿狗想佩帶就佩帶的,從法國國家中世紀博物館與巴黎軍事博物館的文獻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法蘭西王國能合法持劍的人口相當集中,包括皇室、貴族、騎士、戰士、步兵、牧師等等。

由此也可看出劍在權力上的意義:若一個人能合法持劍,代表他擁有奪走他人性命的權力。

中世紀格鬥術手稿如《Florius, de arte luctandi》(格鬥的藝術)不僅提供了劍術理論,甚至有豐富的姿勢圖解,教導在各種情況下受到攻擊應該要怎麼應對。 圖/gallica.bnf.fr

在法國皇室的加冕儀式中,劍是皇權的象徵,而劍的價值來自於其持劍者的聲望,舉例來說,太陽王路易十四手裡拿的劍就是法國王朝的開啓者——查理曼大帝的劍(該名劍目前還在羅浮宮展示中,有興趣的看倌們可以去找找) 。

正因爲僅有金字塔上層的人有權使用劍,劍本身被賦予的印象隨之擡升,人們對於劍的迷戀從中世紀一路發展到了現代,其賦予的「正義、光明、秩序、神聖、尊貴」形象[3]則不斷在現代的影視娛樂作品中轉生並被後人們重新詮釋。

路易十四(左圖)繼承開國者查理曼大帝(右圖)的名劍喬雅思,此劍具有絕對皇權的象徵。 圖/louvre.fr

隨着時代的演進,緊接着在中世紀之後的文藝復新歐洲(15至17世紀),因爲格鬥術系統的演進與普及,劍也越來越流通。

在教學和實務使用上,劍都有很多優點:相對輕便、殺傷力中等、易於大量製造等等。前面提到在中世紀的實戰中,各種奇奇怪怪的武器都有人用(包括能夠扯出內臟的狼牙棒),但顯然不是所有武器都適合用於通用的格鬥術和課堂。

遊戲《榮耀戰魂》有三大陣營——騎士、日本武士、維京人,當中的騎士陣營有大量使用劍的角色。 圖/育碧

照歷史學家Pierre-Alexandre Chaize的看法,這段時間裡有三個重要的歷史因素使劍術得以發揚光大[4]:

1. 文藝復興潮流席捲全歐洲,除了知識與資源快速流通,犯罪率也因各類人口、交易流動上漲,富有的特權階級們需要有足以防身的武器

2. 歐洲各國——其中又以中西歐最爲活躍——皆致力於在劍術的技巧與劍體的改造上進行優化,此時相關研究與書籍出版蓬勃。

3. 劍術不僅作爲防身、格鬥之用途,更成爲貴族與中產階級圈的熱門運動。在文藝復興的氛圍下,此時劍術已往美學的標準發展,工匠們熱衷於在劍體與護手上的雕刻設計大展身手。

劍的發展與西方文明的發展息息相關,即使在現代歐洲人心中,與其共生的劍術依舊乘載着高貴的貴族光環,在法國無論是廢黜貴族或是資產階級的家庭無不着迷於將年幼的孩子送往劍術俱樂部,希冀其能賜予健壯的身心靈。

雖然現在的西洋劍術經過多次改良與簡化,難以重見文藝復興時期各式絢麗、花俏的長劍樣子,但流傳下來的劍士精神與優雅雋永不衰。從劍的製造至劍的使用,職人們竭盡心力、登峰造極,淬鍊出美與藝術,這樣的浪漫怎能不讓人着迷呢?

從虛構到真實

這篇文章最初針對的並不是真實世界當中的劍,而是中土世界(Middle-earth)、被遺忘的國度(Forgotten Realms)和交界地(The Lands Between)裡的劍。這些劍無法砍殺身軀性命,但可以催化想像力和勇氣。藝術的內容取自歷史,藝術的內容也會影響歷史。

考察劍在作品中的地位和諸多展現,我們不只更瞭解虛構世界,也能從真實世界看出更多。

*感謝艾俠、葉多涵、拾元,以及惡魔貓貓和緊急糧食和飯後甜點給本文初稿的諮詢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