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原標題: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三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拓展。

守底線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化解好不同階段的潛在風險。前不久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結合當前階段情況,必須持續抓好產業發展帶動、就業幫扶拉動、社會保障兜底,協同發力,守好底線。

培育鄉村產業是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是脫貧農戶就地就近增收的主要來源。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地區產業發展,當前,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用於產業發展的比重達到60%以上。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必須立足特色資源,選好產業項目,做好“土特產”文章。重點加強產業規劃佈局,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提升產業項目週期的風險控制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健全鄉村產業發展聯農帶農共享發展機制,對有勞動能力、有意願的監測戶切實落實產業幫扶措施。要打好“產業升級+消費幫扶+電商營銷”的組合拳,重點提升產品經營能力,完善供應鏈體系,將“土特產”轉化爲市場新品、名品,鍛造以銷促產的幫扶鏈條。

保障脫貧人口就業是增強脫貧穩定性的第一要務。提升就業能力和拓寬就業渠道是關鍵。要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依託“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等,完善轉移就業培訓機制,加快提升脫貧人口就業能力。加快提升就業幫扶車間等就業載體的持續運營能力,結合脫貧地區產業體系實際,優化幫扶車間佈局,制定和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措施,穩定製度保障和激勵,提升幫扶車間的發展動能。依託鄉村建設行動、社區治理工作,優化設置公益崗位。重點關注安置規模萬人以上的特大型易地搬遷安置區、西南石漠化地區等,集中安置規模大、以城鎮安置爲主、人地矛盾突出的安置人羣,強化產業配套與就業扶持。

完善兜底保障是防止規模性返貧的最後一道安全網。絕大部分脫貧人口已實現穩定脫貧,可針對少量易返貧或新致貧人口建立常態化兜底保障機制,完善社會保險機制,將預防貧困納入社會救助範圍,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防貧功能。農戶一旦發生返貧風險,立即納入精準幫扶範圍。2023年以來,中央實施了鄉村振興體制的進一步改革,民政部等單位也印發了的關於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社會救助的意見。下一步建議各部門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各司其職,加快推進防止規模性返貧監測幫扶與低收入人口監測幫扶、社會保險以及社會救助體系的統籌銜接,真正建立防止貧困的長效機制。

過去三年,我們積累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寶貴經驗。我們堅信,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正確指導下,只要腳踏實地,勠力創新,就一定能夠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夯實鄉村全面振興的基底。

(杜志雄,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

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