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新冠疫情 重慶疾控專家:Omicron變異株致病性明顯減弱

重慶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羅飛:Omicron變異株致病性明顯減弱,健康人感染後症狀也更輕。(上游新聞)

大陸上游新聞網3日報導,重慶市召開第157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羅飛表示,Omicron變異株的致病性、密接人員居家隔離的可行性、和健康管理的措施等相關情況指出,Omicron變異株致病性明顯減弱,健康人感染後症狀也更輕。

羅飛稱,國際和國內監測資料證實,Omicron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組體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Delta等變異株明顯減弱。通俗的說,就是現在流行的的新冠病毒與去年、前年流行的病毒相比,它的致病性明顯減弱,正常的健康人感染後出現的症狀也更輕。

國外研究表明,Omicron變異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顯低於之前原始株和關切變異株,這既是Omicron變異株的特點,也可能與人羣接種疫苗免疫水準提高、及時干預治療等因素有關,中國新冠重症及其關聯死亡處於較低水準,這與積極的預防策略和統籌優質救治力量有關。但是有基礎性疾病、高齡和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羣如果感染了Omicron變異株之後,仍然可能會出現一定比例的重症。但是現有的疫苗對降低Omicron變異株感染導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較好的效果。

關於密切接觸者,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原則上是要求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但密切接觸者中經專業人員評估無法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特殊人羣,例如14歲以下兒童、孕產婦、半自理、無自理能力以及有嚴重基礎性疾病的人羣等。這些特殊人羣所住的地方又具備相應的必要條件時,是可以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原則上要求單獨居住,如果條件不允許,選擇通風較好的房間作爲隔離間,保持相對獨立。在隔離室外放置桌子、凳子之類的,作爲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交接處。非單獨居住的居家隔離人員日常生活和用餐儘量限制在隔離房間內,減少與同住人員接觸。所有人員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體溫測量和自我健康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及時主動報告至社區。

在醫學觀察期間不得外出,拒絕一切探訪。在房間內要保持通風,用過的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裝入塑膠袋,消毒密封后放置到專用垃圾桶。隔離期間保持手機電話等通訊暢通,隨時與社區保持聯繫。老、幼、病、殘等需要照顧的人員,須確定同住人員或緊急聯繫人,共同居住者或陪護人員要一起遵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