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115週年 · 名醫手記 | 陳賽娟:我的老師王振義
人物小傳
王振義(1924.11.30- ),內科血液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從醫70餘年,他開創性地提出了白血病的誘導分化療法,開拓了人類治療腫瘤的新思路與新途徑,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牀基礎,被譽爲“癌症誘導分化之父”;他和學生陳竺、陳賽娟等創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維甲酸聯合三氧化二砷”治療方法,使得這個曾經最爲兇險的白血病成爲第一個可被治癒的白血病。該成果被譽爲“上海方案”,並被國際權威指南指定作爲一線經典治療方案,還被譽爲“新中國對世界醫學的八大貢獻”之一。
王院士還創造了“一門四院士”的團隊奇蹟,先後培養出陳竺院士、陳賽娟院士、陳國強院士等一大批醫學翹楚,由他創立的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逐漸成長爲國際著名的學術高地。
如今,98歲高齡的王院士依然堅持每週一次“開卷考試”,和年輕醫生一起查房問診,探討疑難病例,奮戰在教學和診療第一線,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感召着身邊人。對於病患他總是給與最大的關懷,對於榮譽他淡然處之,他以一顆仁心救病患,一份大愛濟蒼生,是我們所有醫務人員的榜樣。
曾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中華血液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血液學雜誌》副總編,現任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探索永無歇,丹心濟後學
撰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賽娟
(刊登於《瑞音》2010年第 32期)
陳竺和我是王振義老師在改革開放之後招收的第一屆碩士研究生,我們一起經歷了那個艱難的年代。
一晃30多年過去了,那時瑞金醫院血液科幾乎沒有實驗室,從那個四、五平方米的簡陋的“竈片間”(居然涵蓋了誘導分化培養室、操作室和辦公室的功能)起步,到如今王老師站上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領獎臺,我由衷地爲王老師感到高興,也爲我們血研所這個團隊而自豪。
爲學生“開小竈”
在我心目中,王老師培養研究生懷有高度的責任心,處處身體力行。記得他給我們研究生上的第一堂課是帶領我們去圖書館,教我們如何查閱文獻,確立學術規範。
青年時的王振義
對於我們這批耽誤了學業的年輕人,王老師給予了精心設計的“偏飯”。讀研究生那幾年,醫院內科組織年輕醫生開展外文學習,王老師格外給陳竺和我安排了“小竈”,毎週一次教我們閱讀和翻譯外文文獻,鍛鍊聽力,並進行點評。此外,我提交的綜述文章,王老師往往一兩天後,就能爲我們批閱修改好,常常是用紅筆改成“一片紅”。
王振義與他的學生,著名血液學專家陳竺、陳賽娟
“啓發式”的教學辦法
在科學研究方面,王老師在指導研究生過程中,採用的是“啓發式”教學方法。他首先提出課題,讓我們自己去想辦法實現研究的目的。正是在那幾年,我們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研究生期間,陳竺和我一人做一個課題。陳竺研究的是用硫雜脯氨酸誘導白血病細胞分化,由於當時我們自己科裡沒有動物房,就經常去二醫(現爲交大醫學院和瑞金醫院高血壓研究所)“蹭”實驗,每天三次給小鼠注射。
記得有一天半夜,他到高血壓動物房做實驗,在給老鼠注射時,突然斷電了,小鼠四處跑散,在一場通宵的“人鼠大戰”後,幾個月的實驗就“泡湯”了。這一課題持續二年,雖無實質性結果,但誘導分化研究課題持續進行,我們以後幾屆研究生包括陸德炎等繼續加入這一行列,直至1986年,黃萌珥師弟騎自行車四處奔波收集標本,在新華醫院老師的幫助下進行實驗研究,終於發現用全反式維甲酸在體內外可誘導白血病細胞分化。這也是陳竺和我在法國學習回國後執意重操舊業,與王老師一起繼續推進白血病誘導分化凋亡和靶向治療的動因之一。
王振義與陳竺、陳賽娟討論課題
王老師交給我的課題是關於“血液高凝狀態”,這一實驗需要研究心血管、腎臟等疾病中的血液凝固狀態,因此需要大量的標本,從建立方法到採集標本,直至論文完成,使我既掌握了獨立思考的科研方法,又形成了跨學科交叉合作的能力。
在跟隨王老師的日子裡,我們就是這樣學會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作風和本領。碩士研究生期間陳竺和我在王老師的指導下共完成綜述 6篇,論文19篇,其中英文文章3篇。我有關高凝狀態研究相關工作作爲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部分於2004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實驗室裡的王院士
更重要的是,我們對開創白細胞誘導分化這樣的全新領域有了自信心。最近查閱血研所老文獻,看到由陳竺撰搞、王振義審校發表於1980年《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的一篇綜述結尾之處,他們寫道:“如能闡明上述促進白血病細胞分化的環境因素則將爲白血病的治療開闢新的前景,即將來有可能通過控制機理而非用化療針對白血病本身來進行治療”。碩士研究生的學習爲我們今後的科學生涯奠定了基礎。
“轉化醫學”的最初探索
王老師的成功在於基礎與臨牀緊密結合,他總是在臨牀觀察中不斷提出新問題,而這些問題一旦提出,他就會思考解決之道,同時也要求我們這些學生一起尋找答案。
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一次查房中,病房裡收治了一位罕見的年輕“女性血友病”病人,出血不止,但治療效果不佳。—般來說,血友病病人都是男性,在病例討論時,王老師對這位病人提出了問題,促使我們看看在“血友病”表象的背後有沒有其他的原因。
王振義在查房
隨後,陳竺和我利用燒傷科的蛋白層析系統進行分析,結果分離到了病人體內的抗因子VIII抗體,也就是說,這是一例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獲得性血友病。這位病人後來經過我們用免疫治療後完全康復。五年後,我們回國工作之初,她還帶着健康的寶寶來看我們並表示感謝。該病案總結後,於1985年在《中華血液學雜誌》上發表了論文。如果沒有王老師指導我們年輕醫生通過實踐,用心觀察提出問題且通過實驗研究回答問題,進而又指導臨牀實踐,我們的治療就不會成功。這可能是我們對“轉化醫學”的最初探索。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查房對王老師來說絕非例行公事,而是他發現問題,深入觀察,積極思考,爲病人解決疾苦,造就崇高醫術醫徳的積累歷程。幾十年的査房過程中,他提出了許多值得研究的課題,由此我們也建立了一系列爲臨牀服務的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疾病診斷、治療和預後觀察的形態、生化、免疫、分子及遺傳學分析的現代方法。
王振義主編的代表專著
看淡名利,虛懷若谷
王老師是一個時時爲他人着想、思想開明的長者。陳竺和我留法期間,曾和王老師商量回國後要在瑞金醫院建立實驗室。一開始王老師覺得在實驗條件相對落後的醫院建立現代化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會使我們的研究陷入困境,但我們把國外實驗室建在醫院的理念告訴王老師,在醫院建立實驗室將更有利於基礎和臨牀的結合,反而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王老師馬上接受了我們這一觀點,在實驗室建立過程中給予了大力支持。
很多人都說王老師愛批評人,但我覺得這正是王老師關心事業、關注血研所發展的表現。儘管已是高齡,但王老師時時關心血研所的成長,在他的支持下我們的實驗室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經過四代人的奮鬥,纔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設立在瑞金醫院科教大廈內設施一流、人才濟濟的上海血液學研究所。但“喝水不忘掘井人”,如果沒有王老師當初的慧眼和堅持,沒有團隊的凝聚力,沒有許多人默默無聞的奉獻,血研所就無法獲得今日的成就。王老師獲得國家最高技術獎,也是我國內科醫生中的第一人,他是當之無愧的,也是我們這些做學生的驕傲。
王院士自創特殊查房:開卷考試
經過二十年的努力,血研所團隊不僅闡明瞭維甲酸誘導白血病細胞分化的基本原理,而且爲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的理論和應用體系建設做出了貢獻,特別是用全反式維甲酸聯合應用三氧化二砷使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從曾經最兇險的白血病變成爲第一個可以基本治癒的急性髓細胞白血病。近年來我們團隊在國際著名刊物如Science,Nature Genetics,Cancer Cell,Blood,PNAS上發表了系列文章,開闢了基於靶向治療的腫痛分化、凋亡治療新領域,確立了中國血液學的學術地位,尤其是造福了全球成千上萬患者。
瞭解王老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謙遜低調的科學家,在他的晚年,榮譽紛至沓來,這都是對他幾十年積累的豐厚回報。但他時時教導學生,要把名利看淡,更不要認爲成就僅憑一己之力就能得到。我們血研所的四代人就像一個大家庭,包括我們的老師,徐福燕、陳淑蓉、王鴻利、蔡敬仁、孫關林等,還有陸得炎、黃萌珥等並肩作戰的戰友,還有更多的我們所培養的年輕學科帶頭人以及他(她)們所培養的學生們。在此分享王老師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喜悅的同時,我們也將以此爲動力,百尺竿頭思更進,策馬揚鞭自奮蹄。
一百多年的時光裡,瑞金(廣慈)走出的名醫大家燦若星河。他們身着白衣,救死扶傷;他們心中有愛,仁慈爲本。生命有崖愛無崖,他們心懷醫學侷限之上的慈悲,在減輕病痛的同時治癒心靈,將愛與希望帶給病家和社會。今年是瑞金醫院建院115週年,我們特推出“名醫手記”“名醫故事”專欄,共同回顧醫者大師們曾親筆撰寫的文章,感受他們對祖國、對人民、對醫學事業最深沉的愛。
編輯: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