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院質疑北市輕忽北農疫情 黃珊珊轟片面解讀、別有用心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北市府提供/楊亞璇臺北傳真)

去年本土疫情爆發,監察院近期調查分別針對疫情發佈2份調查報告,直指臺北市政府輕忽北農疫情,初期未積極落實篩檢、後又未匡列確診接觸者等,萬華「阿公店」是主要傳播鏈,臺北市政府長期未能掌握實際家數,商業處不主動稽查,態度消極也有待改善。對此,臺北市長黃珊珊14日炮轟,中央疫調平臺系統有漏洞,若有疏失的話,是不是連中央都要被糾正呢?質疑報告故意片面解讀、別有用心。

黃珊珊炮轟,兩報告都是針對北市而來,對北農是嚴重誤導視聽,沒有釐清事件本質。

黃珊珊說,當時她與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一起到監察院接受約談,很清楚北農案發生時,中央各縣市疫調平臺無法串連訊息,讓北市在疫情爆發時,沒有辦法掌握到外縣市北農工作者資訊,北市積極疫調,每個人都有完整疫調報告,匡列多少人、狀況,100多人都有相關資料給監察委員,釐清問題並積極處理與中央溝通,不明白監委報告爲何要忽略。

黃珊珊認爲,疫情爆發有很多原因,有諾富特3+11,還有疫調平臺的疏漏,北農爲批發市場出入人口很多,這些問題絕不是北市府有沒有設篩檢站的問題。

黃珊珊指出,北農是大批發市場,人員流動大,沒辦法控制全國各地來的員工與名冊,當時疫調相當困難,此案最大問題是中央跨縣市疫調平臺,莊人祥他也講很清楚,個案列管是以居住地衛生局進行管理,跨縣市必須經過北市區管進行縣市協調,後來因爲跨區個案量太大,因應縣市需求才提供系統自動介接功能。

黃珊珊強調,這絕對不是一個北市問題,若有疏失的話,是不是連中央都要被糾正呢?這事情很清楚的是,中央系統是有漏洞的,疫情爆發時以居住地區分,上傳到中央再用中央區管通報其他縣市,產生時間差與漏洞,在調查報告裡面監委也是同意的;市長柯文哲親自到北農與陳時中面對面開會協調才改變轉介功能,從頭到尾都積極處理、防堵疫情已及制度缺陷,並非監委報告所說有任何怠惰、輕忽。

篩檢部分,黃珊珊說,5月13日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5月14日柯就指示成立和平、中興篩檢站,5月15日設置剝皮寮篩檢站,那時中央還沒同意用快篩做快篩項目,北市去借了快篩劑,設了三個篩檢站,北農5月20日才第一個確診,當時指要有確診都是用快篩站來做大量篩檢,他說北市沒有就北農公司做篩檢,不知道這是什麼道理?篩檢站就在那邊。

黃珊珊說明,5月20日北農纔有第一例,5月26日所有員工匡列居格都完成,6月12、13、14日所有員工都去採檢,6月16日全部採檢完畢,6月20日王必勝纔到北農公司說新北市還有很多案例,6月21至25日成立前進指揮所大量篩檢,她強調,第一時間在剝皮寮設篩檢站,那時候北農還沒有案例。

黃珊珊說,北市反應速度比中央快很多,北農、環南疫情爆發後,兩週後北市疫情就受到控制,北市很用心處理,報告有故意片面解讀狀況,嚴重打擊北市相關防疫工作同仁士氣,覺得非常遺憾,調查報告講的,也很清楚知道匡列狀況,調查報告被節錄出來的,我們認爲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