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罕病生學測4科滿級分 曝4大讀書技巧

臺北市建國中學學生顧文凱罹患先天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在今年學測獲得國文、英文、數B、社會4科滿級分,選考數A 13級分的好成績。圖爲顧文凱2023年獲「總統教育獎」,由總統蔡英文親自頒發獎項。(教育部提供)

臺北市建國中學學生顧文凱因罹患先天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只能以輪椅代步,雙手也只剩右小拇指可以施力,平常上課更需要擴視機輔助上課,爲了準備學測,每天至少讀書4小時,假日更高達12小時,最後獲得國文、英文、數B、社會4科滿級分,選考數A 13級分的好成績,他除了分享4大讀書技巧,更感謝家人與同學耐心陪伴,期盼日後能成功申請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獎學金或考取臺大法律系、財金系。

顧文凱即使罹患罕病,仍秉持着「只要善用優勢,就可以活出生命的最大價值」的理念克服身體障礙,不只課業成績優異,還熱衷身障者滑板運動、拍片當網紅、創立學校社團、爲偏鄉學童上英語課,其正面積極展現對生命的熱愛,讓顧文凱去年獲頒「總統教育獎」。

爲了準備學測,顧文凱除了撰寫學校講字,也自費購買20本講義跟題本,每天練習1至3回,受限於身體不變,寫字速度比同學慢上許多,每日讀書時間約4小時,週末更是高達12小時,但仍撥出時間每週出門滑板運動,不只宣泄壓力,也訓練體力,爲讀書做準備。

顧文凱分享他的4大讀書技巧,首先是安排每月讀書進度,每日分早、中及晚備考,留意每次練習都要計時模擬真實考試時間,其次是面對不同科目要使用不同學習方式,例如國文及數學仰賴臨場手感及熟悉度,必須每天練習,社會及英文科考驗記憶,應維持每週練習2到3次頻率,且要重新記憶。

顧文凱表示,第三,務必留意自身讀書節奏,避免太過疲累,建議每週或每月出門走逛抒發壓力,最後是,一個人讀書容易分心,可以讓家人或朋友坐在自己附近監督。

但他坦言,每天坐在同一位置讀12小時的書相當傷神,讀到後來,深深感受到自己缺乏動力,尤其身體缺乏運動,自己的力氣逐漸退化,有時拿水壺便會向後跌倒,經家人勸導,開始每週固定滑板,強健身體,也開始願意花時間參加家庭旅遊,成功放鬆緊張的心情,內心也充滿讀書動力。

顧文凱說,相當感謝父母每天協助他的生活起居,更給予精神支持,在自己讀書時在旁邊陪伴、監督,也很感謝翁同學耐心、詳細解答他碰到的任何課業問題。

顧文凱分享,他未來想自行創業,相信具備法務、財金分析專業,更有助於實現夢想,因此,第一志願是考取臺大法律系或財金系,即使學測沒拿到理想的75級分,仍認爲之後努力拚面試,也很有機會考上理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