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殲-10CE出口版戰機納入常規生產線 陸到底有啥盤算
中方製出口版殲-10CE戰機的資料照。(圖:shutterstock/達志)
全球防務市場出現令人意外的轉折,中國爲殲-10「猛龍」出口型戰機採取了不尋常的生產方式。長期以來,殲-10一直是中方空軍的主力戰機,但北京目前決定,要將出口型納入國內生產批次的做法,引發了防務分析師的關注。
《保加利亞軍事網》(BulgarianMilitary.com)7日指出,在軍用航空製造業,通常會爲出口型戰機另開生產線,但中國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在常規「09批次」系列內生產出口版殲-10CE。這引發了業內人士的好奇和猜測,他們想了解,中國爲何以這種獨特,具經濟考量的方式偏離慣例。
傳統上,當一個國家開發自用戰機的出口版時,會另外設計生產批次或生產線。而這通常是爲了修改,以滿足國際武器規範,或特定客戶需求。就殲-10而言,普遍預期中方會在獨立批次中打造出口版,這樣更容易控制客製化規格,並處理出口法規。
但將殲-10CE整合到09批次中,基本上是將出口版與打算供中方空軍使用的戰機放在一起,而這似乎既不符合慣例,對某些人來說,也有些令人費解。分析指出,這種做法顯示,中方正將效率和成本效益置於傳統的分隔式生產法之上,而這很可能是爲了簡化生產,並加快對國內外客戶的交付速度。
而這決定背後的主要動機之一,或許是基於降低生產成本,還有優化效率的需求。合併國內和出口版戰機到單一生產批次,意味着更大的產量,得以靠規模經濟大幅節約成本。
不過,分析也指出,另一種可能在於,殲-10CE與中方空軍使用的標準殲-10在技術上高度相似。要是出口版修改程度相對較小,那將殲-10CE整合到09批次的同一生產線,就說得通。這類細微差異可能包括對航電設備、通信系統或特定軟體組件的調整,而這在生產後都能較容易修改。
中國透過將國內和出口版戰機間的技術差異最小化,有效地創造了更靈活的生產系統,得以快速調整資源,以滿足需求。而這種做法也意味着,中方對殲-10平臺的核心性能和可靠性充滿信心,相信國內和國際客戶都能從標準化的高品質戰機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