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民族論述 扛起和解大旗

(圖/臺北市政府提供)

臺北市長蔣萬安在上海耕耘其兩岸論述的起手式既出,引來一片關注。從抵滬首日,一席臺北與上海「都經歷帝國主義侵略」、「並皆有爲民族榮光奮鬥的體現」,就爲自己所持奉的民族立場落下注腳。這鋪墊了和大陸往後長期互動的政治基礎,也會是大陸對蔣萬安認識、定性和拿捏應如何給予其在兩岸場域中揮灑空間的尺標。

今日臺灣政治人物,諸如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等語,大多僅存於政黨函電往返或兩岸事務應酬場合中,實際意義漸褪。而蔣萬安將臺北城內日據時期的文化自主意識抵抗,和抗戰時期上海淞滬會戰並列,統籌於「爲同一個民族的榮光」而奮鬥的框架下進行再詮釋,誠屬國民黨2016年失去政權後、在國族意識論述上漸呈退縮保守之勢下的大膽嘗試。

而與「爲民族榮光奮鬥」呈一體兩面的「抵抗帝國主義侵略」之界定,也使過往在歷史問題上一向謹慎的蔣萬安,在上海的講臺跨出一大步。即便上海和臺北的過往身世和今日的基本主張仍有大異,但他至少能在侵略與反侵略、殖民與非殖民的大是大非立場上,找到共同的對話軸線。

坦白說,這在今日史觀因政治動機而多元,是非又常因國際關係跌宕而渾沌的臺灣,蔣萬安這麼做並不是沒有政治成本的。但他仍選擇如此言說,顯已呈現在下一階段,扛起泛藍板塊史觀和路線大旗的熱身之姿。

面對戰雲陰影未散的當下,他並未在公開發言中直接觸及敏感的軍事修辭,但仍以「大時代對個人命運的衝擊」等語,委婉傳遞了一旦衝突陡起、又見兵戎後,又將有多少黎庶要再次承擔生命旅途大受震盪甚至全然改寫的覆巢之痛。

對於兩岸「大江大海」族羣的撫今追昔之語雖不罕見,但由蔣萬安這一直接造成國共內戰的決策當事人的後人口中說出,又多了幾分歷史和解,及與過往種種受苦難者低迴、共情的意味。

蔣萬安又一別具匠心之處在於,他特別緬懷臺灣文化協會等崢嶸之士,在日據時期就於上海學習的過往。他對這批投身中國現代史洪流的臺籍赴滬菁英遙遙致意,一來展現當代國民黨人和蔣氏後人對這段歷史的承認,並不再因他們在當年時空中的反蔣反國民黨立場,而持續予以忽視。

這給兩岸社會和國際另一個層面的提醒,所謂兩岸連結,是從1949乃至於臺灣光復前,兩岸各領域人士的接觸早就絡繹於途,兩岸關係絕不僅是「僅和外省族羣有關的話題」,臺灣本土社會和本土菁英也穿梭其間,更曾是許多故事的主角。

未來,國民黨或更廣闊的「非綠」陣營中人能否有更多人,也循這一取徑爲各式兩岸主張解套,深值期待和觀察。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