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支持北市動物之家原地新建 計劃通過估3年後完工

臺北市動物之家因收容犬貓數量過多而規畫改建,9日由臺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審議通過。(李奇叡攝)

臺北市動物之家因收容犬貓數量過多而規畫改建,原欲打造爲地上2層、地下1層建物,因前臺北市長柯文哲稱追加二億餘元地下垃圾處理費太貴,改采地上四層建築,整體時程延宕1年多。去年送入都委會審查,又因擴建範圍包含14平方公尺的私人土地而卡關,申設單位臺北市動保處再度評估後決議不納入私人土地,9日由臺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審議通過,預計最快明年1月起招標、動工,若一切順利將於2026年7月完工。

臺北市動物之家先前規畫於原址興建永久建築物,擴增收容動物空間並納入動保處辦公廳舍及教育服務空間,變更土地面積約佔1.2公頃,不過其中14平方公尺的133地號屬於私有土地,佔總變更面積僅0.12%,其餘99.88%均爲市有土地。

臺北市動保處爲此提出2項方案,A方案爲納入133地號,全部計劃範圍變更爲機關用地,較爲完整。但此方案於公展期間接獲8件陳情,其中7件爲私有土地地主陳情,有地主認爲,徵購無其必要性,且北市府欲徵收市民土地財產已牴觸最小侵害性,不符比例原則,應遵守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另有地主則認爲徵購價格過低,因此反對此方案。

動保處認爲,若選A方案得持續與地主溝通,延宕改建時程,因此評估後考量急迫性及以民衆權益損害最小爲原則,選擇變更範圍不納入私人土地的B方案,除符合地主意願,也無須再走徵購流程。此方案今由北市都委會審議,在出席委員無異議下由主席、副市長李四川裁示照案通過。

動保處副處長翁繡雯表示,目前用來當作過渡方案的「動物之家中繼園區」設計動物收容量上限僅約750只,但近3年收容數平均有1007餘隻犬貓進駐,包含700多隻狗、300多隻貓。而中繼園區也是臨時建物,使用年限僅5年,因此規畫原地興建地上4層樓建,樓板總面積約9000平方公尺,收容量可提升至至少1000只犬貓。

翁繡雯說,待動物之家改建完成後,會集中收容所有犬貓,中繼園區不再做使用,若有閒置時間可能會委外使用。

翁繡雯透露,此方案1月已和臺北市長蔣萬安報告,蔣也支持在原地新建的方案,並認爲此地就是最好的新建地點,要求全案加速進行。因此今日通過都委會審議,將依程序修正文件送至內政部都委會審議後,原則上部都委會會尊重市府意見,完全定案後明年初就可開始招標、開工。

翁繡雯也提及,由於預算9.6億元已編足,招標不會有太大問題,若一切順利2026年7月便可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