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型儲能項目累計建成投運540萬千瓦

進入伏季以來,江蘇用電量節節攀升。江蘇加緊建設投用一批新型儲能項目,有力保障全省安全迎峰度夏,以新質生產力爲全省能源保供提供更強支撐。

盛夏時節,走進三峽濱海儲能電站,1080個儲能一體櫃組整齊排列。中控室裡,工作人員正在實時分析能量遙測數據,以便調整儲能電站工作模式,響應電網需求。作爲江蘇沿海地區新型儲能重點項目之一,電站於上月下旬全容量併網,一次可存儲40萬度電,充放電系統轉換效率可達90%以上。

三峽濱海200MW/400MWh儲能電站生產負責人孟楷金告訴記者,國內規模最大的採用組串式儲能系統方案的儲能電站,每個儲能單元一簇都具有獨立的管理系統。這樣即使單個發電單元出現故障,損失的發電量僅爲單臺儲能櫃的儲存電量。

與電力系統傳統的即發即用方式不同,新型儲能項目可以在晚間等用電低谷時將波動性大的風電、光電等能源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放電,更好地滿足企業和居民用電需求,不僅可以彌補用電缺口,而且更加節能環保。正因爲兼具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近一年來,江蘇各地加大項目建設力度,累計完成基建投資約200億元,同比增加50倍。進入夏季用電高峰以來,遍佈江蘇全境的56個新型儲能電站從備用轉爲充電狀態,相當於新增了一個可儲存900萬度電的“超級充電寶”,最大可同時滿足近3000萬戶居民一個小時的用電需求。

國網江蘇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總工程師崔玉說,提前開展綜合預測和輔助決策,一鍵下發儲能充放電指令,實現了省內455萬千瓦新型儲能電站的集中調用,進一步驗證了新型儲能在電力保供、新能源消納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亮眼數字的背後是不斷的創新和突破。無錫市單體容量最大的獨立儲能電站,在全省率先採用寧德時代314Ah儲能大電芯、低損耗過程控制系統,充放電時間只需毫秒;連雲港投用全省規模最大的混合儲能電站,彌補單一儲能的技術缺陷,部分電池活性物質儲存在外部罐體中,安全性更高、容量更大;靖江電廠聯合西安熱工研究院,連續攻克了十多項技術難題,通過熔鹽在電網峰谷時分別存儲、釋放電能,輔助煤電機組運行。

江蘇國信靖江發電有限公司設備部主任、科創中心主任胡高斌告訴記者,落地了全球首臺套煤電機組耦合熔鹽儲能示範項目。經測算,當系統調峰容量達到75%額定負荷時,每年可節約燃煤消耗10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24萬噸。

截至7月15日,江蘇新型儲能項目已累計建成投運540萬千瓦,同比增加10倍,一年內可幫助電網消納約30億千瓦時的新能源電量。其中,電化學新型儲能項目規模躍居全國第一。

(記者/王碩 黃元 田甜 仇煜 郭藝 濱海臺 泰州臺 灌雲臺 無錫臺 靖江臺 編輯/胡超)

來源:江蘇廣電總檯·融媒體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