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照:如何放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應

近年來,消費已經成爲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承擔着重要角色。202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明確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持續支持“兩重”項目和“兩新”政策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積極應對國內需求不足的挑戰。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特別是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成爲大力提振消費的重要任務。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有哪些考慮?如何更好放大其政策效應呢?

一方面,我國有撬動消費增量空間的現實需求和潛力。隨着居民的品質生活新需求不斷增強,消費者對消費品性能、安全的關注度逐漸提升,對消費品的追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這一轉變就能帶來不小的消費增量。目前距上輪推動全國範圍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已15年,不少消費品超出使用年限,存在安全隱患,難以滿足消費者品質化、個性化需要,更新需求進入集中釋放期。據測算,我國每年汽車、家電換代需求在萬億元以上級別。推動新一輪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在充分尊重消費者意願的基礎上,引導消費者淘汰掉老舊消費品,更換功能更加完善、品質更加優良的消費品,既能順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又能激發居民消費潛能,撬動消費增量空間,爲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

另一方面,這也是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的務實舉措。消費是最終需求,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能爲產業優化結構、轉型升級提供重要助力。隨着消費品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的逐步提高,傳統生產模式已難以適應市場需求,爲了促進消費品更新換代,企業會不斷推動生產技術創新、高效利用生產要素,助推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爲更好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夯實基礎。例如,居民對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健康家電等消費品需求的提升,將促進企業積極探索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提升創新研發能力。又如,基於消費者參與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反饋數據,企業能更好使用數據這一新型生產要素,根據消費者偏好優化生產流程和產品設計,提升生產效率和供需適配能力。

近年來,綠色消費理念已逐步滲透到居民的衣、食、住、行、用等多個領域,但進一步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還存在一些堵點。舊消費品回收鏈條不夠暢通,綠色低碳服務標準、認證、標識體系仍有待健全,等等。推動新一輪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需進一步解決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過程中的堵點問題,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例如,在推動“以舊換新”過程中,通過加快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來促進企業加強對舊消費品的回收利用,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又如,在汽車、家電、家裝廚衛、電動自行車等重點消費品領域,整合行業協會、企業、研究機構等資源,健全相關標準,倡導購買和使用綠色消費品,提升消費的“含綠量”。

一段時間以來,“以舊換新”的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19日24時,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近270萬輛,汽車置換更新超310萬輛,超3330萬名消費者購買相關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5210萬臺,家裝廚衛“煥新”補貼產品超5300萬件。進一步放大“以舊換新”的政策效應,需更好把握居民消費升級機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努力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一是充分發揮經營主體作用。引導生產企業加強消費品研發設計、推動產品性能的迭代升級,鼓勵流通企業利用線上線下渠道設立“以舊換新”銷售專區,同時支持再生資源回收領域龍頭企業發展。二是落實財稅支持政策。以財政資金支持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支持企業開展促銷優惠活動,更大力度推動消費品置換更新。可以考慮落實“反向開票”等惠企政策,讓企業得到“真金白銀”的支持。三是發揮金融支持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聚焦“以舊換新”領域開發廣覆蓋、差異化的消費信貸、保險等產品,合理確定消費信貸產品的首付比例、貸款利率和還款期限,完善保險產品的定價和理賠管理。四是營造良好環境。加快完善重點消費品領域的標準認證體系,鼓勵各方採信認證結果。引導行業加強自律性監管,完善消費者投訴辦理反饋制度,合理保障消費者權益。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姜照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