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30年後5大難題
已故臺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曾評論臺灣一九九四年以來的教育改革,空有「理想」,卻從未對實施後果進行「咎責」。教改推動卅年後的今日,全臺四十八歲以下的國人,都可說是這些政策下的「關係人」,是否應爲自己曾是教改白老鼠,而提出質疑與要求改善?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民間「四一○教改大遊行」提出:落實小班小校、普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等訴求。隨後,教育部召開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行政院接着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由時任中研院長李遠哲擔任召集人,兩年後提出成果報告,建議政府教育鬆綁、帶好每個學生、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與建立終身學習社會,作爲臺灣日後教改藍圖。政府更挹注一千五百多億,全面推動上述方案。
卅年後,全臺多數中青年世代,都經歷這些教改,可謂當年教育鬆綁與暢通升學管道的受益者,也是廣設高中大學後,學歷貶值的受害人。卅年間主政者不斷「推出」各種新政策,形成「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卻鮮少事後「追蹤評估」!至今留下五大難解後遺症:
首先,當年廣設高中與大學,留下如今大學的倒閉與退場潮,影響技職教育與學校生態甚巨。
其次,暢通升學管道與課程改革,造成學生的文史素養與數理能力整體弱化,尤其在多元入學與一○八課綱下,高中課程支離破碎化;高三整年學生更以準備升學材料爲優先,上課淪爲其次。結果許多理科教授必須重新爲大一新生的數理化補救教學,而文科學生的論述及寫作能力也不見好轉。
第三,大學升學制度設計對文組科系愈加不利,出現一直想念教育的文科學生,卻因指考理科成績稍好,被分發到醫學的護理系。如此人才錯置的升學考試,更造成全臺十多所公立女中「理盛文衰」的新現象。
第四,臺灣學生至今仍很會考試,但學習動機不強。從近廿年來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來看,無論升學考試制度如何變革,許多十五歲學生的學習習慣仍未養成,自律負責的態度不足,弱勢及後段學生的成績與學習動機,仍難有起色。這些年來升學制度的不斷變革,反而讓私立中學趁勢崛起,公立學校優秀學生大幅流失,臺灣恐步上美國公立學校制度崩解的後塵。
最後,在網路盛行時代,按理更需掌握學習關鍵期,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與溝通能力。但政策上反而從小學就全面推動數位學習、中學刪減文言文比例,且未經評估就強行推動雙語政策。如此一來,恐又重蹈卅年教改的老路,臺灣教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