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學生費用」大轉彎! 韓國瑜今改口政府付1/2、1/3

韓國瑜出席雲林縣青年後援會成立大會。(圖/記者唐詠絮翻攝)

記者黃巈禾/臺北報導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25日在雲林傾聽之旅中提出,若當選總統,全力推動中雙語教育,也鼓勵大學生研究生國外當一年交換生,「所有的費用,我身爲總統的話,我一定會想辦法」。韓國瑜競選辦公室26日發佈新聞稿說明,經費部分政府負擔1/2或1/3,另外可考慮用銀行優惠貸款

韓國瑜競辦表示,韓國瑜提議的初衷是出自「投資人才」、「國際培力」、「榮耀返鄉」,希望透過擴大青年學子外國學校體驗、交換、就讀,來提升臺灣青年人才的競爭力,而學生到國外學習的首要前提,就是語言能力,這也推行雙語教育的原因,經費上政府盡最大力量提供協助,用國家的力量來推動。

韓國瑜競辦指出,韓國瑜覺得投資青年、人才,比投資爲了綁樁的蚊子館、蚊子機場更重要,至於經費,政府會想辦法,假設政府負擔1/2或1/3,另外可考慮用銀行的優惠貸款;此外,也考慮設立排富條款若想配套措施大力實行,會是很大的亮點

韓國瑜競辦認爲,這項政策只要以現行各校交換學生制度擴大辦理,增加臺灣學校與國際上各校合作管道模式,就能讓大多數學子都有機會參與學習計劃

韓國瑜競辦提到,目前大學碩士生出國當交換學生一年,以現況一年有24萬大專生、8萬碩士生,共32萬學生計算,出國一年的學雜費基本生活費以100萬元新臺幣(3.3萬美元)爲原則,若全部由政府負擔,要花3200億元。

韓國瑜競辦提及,若政府負擔一半,爲1600億元,加上排富條款設定爲年收入144萬元 (月入12萬元) 以上者;另外,出國必須通過託福雅思測驗,這兩個設定可讓政府負擔減少一大部分;以一年5萬人計算,眼前可使用的經費,可挪用5百億元前瞻基礎建設經費,不夠的再由政府負擔,這對提升人力資本大有幫助、國力將大增。

韓國瑜競辦表示,臺灣許多學校在國外都有姊妹校合作,在少子情況下,政府負擔將逐年減少,另外也要考量是否設定學校門檻,現在部分大專院校也有在實行類似計劃。

韓國瑜競辦指出,東南亞有16個國家已經快完成自由貿易協定,但臺灣仍無法參加,韓國瑜實在擔心臺灣下一代的未來,而臺灣青年世代的資質和能力完全不亞於世界各國,因此,韓國瑜希望在青年學子的教育上,政府應引導學子走出臺灣、面對世界,這樣的想法在未來,會是國家施政重點方向之一。

►超越藍綠,就靠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