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把高教當選舉面紙送 恐加速滅亡

副總統賴清德20日宣佈補助私大生學雜費政策,有些教育團體認爲,如此作法好比把高教當成選舉面紙亂送,恐加速臺灣高教滅亡。圖爲賴清德(左)昨出席朝陽科技大學暑期志工服務隊授旗典禮。(總統府提供)

教育部昨日在副總統賴清德宣佈補助私大生學雜費政策後,隨後也公佈,明年2月起的112學年下學期開始,將補助私立大專學生學雜費每學期新臺幣2.5萬元。對此,教育團體意見兩極,表達支持者大多認同高教公共化,卻也有一方認爲,高教非義務教育,如此作法好比把高教當成選舉面紙或紀念品亂送,恐加速臺灣高教滅亡。

高教資訊平臺「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表示,高教追求的絕對不是「莫名其妙的齊頭式平等」,以現在的做法來看,政府對學生補貼學費,但學校收入沒增加,「沒有足夠的經費,是辦不了好的大學的,根本是在稀釋高教資源!」

魏佳卉認爲,副總統賴清德拋出這項政見,實在不負責任,且高教並不是義務教育,如此作法好比把高教當成選舉面紙或紀念品亂送,恐加速臺灣高教滅亡。

私校工會提到,教育部此時宣佈減免私立大專學生2.5萬元學費,是對瀕死的私校教育打了一劑強心針,雖不一定能挽救私校免於退場,但至少能提升招生競爭力並改善辦學環境,也給予弱勢家庭學生更公平的就學機會。

私校工會說,高教沉痾已深,問題錯綜複雜,不是政府打了一劑強心針可以解決,尚有諸多法令制度尚待調整,期待政府調整各項不合時宜及不合理的法令制度,如取消對私校捐助的不公平稅制,才能讓私立大學有機會成爲一流大學。

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則說,總統蔡英文在2012年參選時,曾提出高教公共化的政策,可惜沒有做到,現在由身爲總統候選人的副總統賴清德提出,「時間雖然有點晚了,但遲到總比不到好」,對於這項作法給予肯定,也盼後續配套及私校監管等規畫,都能妥善到位。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表示,肯定這項高教政策,但因大學各校系學雜費額度有不小差距,建議教育部根據各校系不同的學雜費額度,提出完整的減免方案,並清楚向學生說明減免之計算標準,避免齊頭式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