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應”“喊醒”全省一盤棋

出現險情後,既要及時發佈和傳達預警信息,還要確保有關部門單位收到預警信息後有迴應和反饋

建立“3人1屋”臨災處置指揮機制,並與已有的基層管理體系相結合,實現網格化管理

四川省不斷完善汛期自然災害動態預警與“叫應”“喊醒”機制,確保預警響應聯防聯控措施落地。這意味着出現險情後,有關部門單位既要及時發佈和傳達預警信息,還要確保各單位收到預警信息後有迴應和反饋。

“我們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短臨氣象預報及雨情、水情實況,科學研判風險,動態發佈短臨預警,第一時間‘叫應’防災相關責任人,‘喊醒’全部受威脅羣衆,落實臨災暴雨預警‘叫應’工作機制,形成預警和響應閉環,提升基層應急能力,是我們持續發力推進的工作。”四川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

暢通預警信息傳播渠道

2023年7月2日,南充市營山縣氣象臺發佈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後,太蓬鄉紅花村黨支部書記吳擁國第一時間通知受一處位於公路旁的滑坡隱患點威脅的羣衆李獻林一家和李小林一家做好轉移準備,並隨時關注雨情水情。凌晨2時,雨越下越大。由於前期對受災害威脅羣衆的家庭情況進行了瞭解,李獻林的家屬吳顯碧年齡較大,行走不便,吳擁國和村黨支部副書記廖香賓提前趕到,將其轉移到村委會辦公室妥善安置。凌晨4時,該處滑坡隱患點出現崩塌,由於轉移及時,2戶3人避免因災受傷。

“此前,我們經歷了5輪強降雨,由於臨災暴雨預警‘叫應’工作機制的有效運行,我們及時組織10968人避險轉移,無羣衆因災傷亡。”營山縣應急管理局副局長苟虎說。據苟虎介紹,該縣各級各部門及村(社區)、學校、醫院、工礦企業、建築工地等指定專人負責預警信息接收傳遞“叫應”工作,形成“縣—鄉鎮(街道、管委會)—村(社區)—戶”暴雨預警信息傳播“叫應”渠道。

“3人1屋”增強臨災指揮能力

爲強化洪澇災害臨災指揮處置能力,2023年8月,四川省建立“3人1屋”臨災處置指揮機制,與已有的基層管理體系相結合,實現網格化管理,並開展避險演練。

“3人1屋”指轉移避險指揮官、避險過程監管員、安置管理責任人和過渡安全屋。指揮官按照“一線責任人—村社幹部—鄉鎮幹部”的次序逐級接替擔當,監管員和責任人則是由基幹民兵和村組幹部爲主來擔任,過渡安全屋則是建立在極高風險區和高風險區域內的避險安置場所。截至目前,該省共計落實基層指揮官5.73萬人、避險監管員3.5萬人、安置責任人3.18萬人、過渡安全屋1.89萬個。

“在建立‘3人1屋’機制之後,我們逐級建立‘誰發佈、誰接收、誰處理、誰落實、誰反饋’的預警預報信息‘確認反饋’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和信息緊急程度,明確預警反饋時間限制,加強重點地區、重要時段(特別是深夜)、重要情況預警信息發佈後的提醒督辦,將‘叫應’‘喊醒’逐級傳遞到基層末梢。”該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該省在四川省水旱災害防禦信息系統上提供“短信+鏈接”的“叫應”方式,即收到預警信息的人員通過點擊短信附加鏈接進行應答,有關部門便可以通過平臺對“叫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這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掌握全省‘叫應’‘喊醒’工作的落實情況。”該負責人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