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動數位學伴 132所偏鄉國中小受惠

暨南大學學生李承歷分享傑出大學伴感言表示,投入服務4年,讓孩子把國文融入生活,互相教學成長,收穫滿滿。(教育部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教育部推動「數位學伴計劃」,並於今(10)日舉辦「傑出帶班老師、傑出大學伴」線上頒獎及分享會,獲獎的國中小「傑出帶班老師」共有19人、夥伴大學「傑出帶班老師」有26名,以及「傑出大學伴」計36名。110年共有26所夥伴大學約2600位大學生投入計劃,陪伴132所偏鄉國中小與數位機會中心1660名學童學習成長。

「數位學伴計劃」培訓大專校院學生運用資訊工具與資源導入教學,利用網路學習平臺,透過線上即時一對一陪伴與學習,每週2次(每次2堂課,每堂課45分鐘),協助提升偏遠地區學童學習動機與興趣,促進城鄉學習機會均等。

苗栗縣立獅潭國中「傑出帶班老師」簡劭仲表示,「數位學伴計劃」是一個美善的計劃,一方面幫助獅潭鄉的孩子們在大學伴協助下解決課業問題、精進學習,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們有機會學習到他們平常接觸不到的文化刺激。

簡劭仲提到,在「數位學伴計劃」中,最令他感動的是看見孩子們在更多人的陪伴下成長,大、小學伴彼此分享生活上的點點滴滴。

正修科技大學「傑出帶班老師」黃俞嘉表示,從師資生晉升爲帶班老師,深深地被「數位學伴計劃」以「生命陪伴生命」的精神感動。

黃俞嘉認爲,「數位學伴計劃」是如同一個家庭的團隊,帶班老師讓大學伴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後面有團隊支持與協助。曾經有大學伴剛開始上課時很焦慮及挫折感很大,經過帶班老師協助與對話,大學伴在教學互動上逐步成長,到最後一堂課,看到小學伴滿滿的不捨,還透過畫作表達思念,彼此都感恩相遇與成長,形成令人動容的畫面。

暨南國際大學「傑出大學伴」李承歷同學表示,「螢幕的彼端,是學伴;生活的彼端,是夥伴」,參與「數位學伴計劃」遇見了小學伴,每次上課總能給與他滿滿的元氣與活力。

李承歷說,在一次上課時,小學伴分享美術勞作娃娃捏成他和另一位大學伴的樣子,那時心中的感動與溫暖,是人生中最大的祝福;他也談到,在陪伴小學伴的背後,還有教學端夥伴大學及學習端師長們的互相鼓勵與扶持,一起爲共同的目標並肩而行。

教育部表示,非常感謝所有參與計劃師長及夥伴們的用心與努力,並恭喜所有得獎者,期望透過獎勵與分享,讓計劃典範擴散並傳承。疫情時代,「數位學伴計劃」秉持着不變的是「陪伴」,讓偏鄉學童感受到計劃團隊所有人投入有溫度及深度的持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