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兒童視力 把握3至6歲黃金期
高雄長庚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建議,眼科視力檢測建議每年半年做1次,如已有近視在追蹤中,則須每3個月回診1次。(趙雙傑攝)
兒童眼科門診,幼兒以假性近視、散光、斜視最爲常見,許多不到3歲的學齡前幼兒,就已經有500多度的高度近視,可能是先天因素或遺傳自高度近視的父母,醫師建議,應把握3到6歲黃金治療期,搭配眼鏡處方,避免高度近視導致弱視,甚至視網膜病變。
林口長庚眼科醫師孫銘輝表示,3歲前若近視已達200或300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視,多數是先天,也可能父母都是高度近視遺傳,或是因早產或發展遲緩等,一旦近視度數過高達600度以上,很容易導致弱視。
所幸,學齡前兒童近視、散光並非不可逆,孫銘輝表示,視網膜神經網絡發育到8歲就會停止,8歲前大腦發育都富有彈性,以照相機比喻,「散光、近視就像是一部聚焦不清的照相機」,進入眼睛的影像模糊,神經網絡就會發展出「模糊的神經網絡」來擷取影像,但若以眼鏡處方治療,因爲看得清楚,神經就會發展的較爲細緻。
對於治療介入時間,高雄長庚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建議,8歲前都有機會,把握3到6歲黃金治療期,更有機會讓視力矯正回到1.0,到了7、8歲效果則容易打折,不過他也補充,幼兒散光維持150度左右,都在可允許範圍,200度以上則爲異常。
至於常見的鬥雞眼「內斜視」以及脫窗「外斜視」,臺北長庚醫院兒童眼科醫師黃鐘瑩表示,若發現兩個黑眼球很靠近鼻子,就是鬥雞眼,內斜視若和遠視有關,可透過配戴眼鏡改善,多數發生在1歲以上到學齡前兒童,若是6個月內就發現先天原因,應在2歲前進行手術。外斜視則可多觀察,若孩子是間歇性發生,如太累時才發生,除非受到外觀困擾,纔會採取手術矯正。
由於不少孩子不擅表達,因此常會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吳佩昌表示,若父母發現,孩子常常不專注或是看東西歪頭,或是夜晚拍照開閃光燈時,發現孩子眼睛瞳孔裡面是白色而非紅色,最好就醫檢查。同時提醒,眼科視力檢測建議每年半年做1次,如已有近視在追蹤中,則須每3個月回診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