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地鐵流量破局,同程旅行“城市通”業務落地北京

1月16日,界面新聞從同程旅行(0780.HK)獲悉,自今年1月,同程旅行城市通在北京推出地鐵乘車碼服務。

據同程旅行介紹,“城市通”是同程旅行依託微信開發的小程序。用戶通過微信搜索“城市通”小程序,點擊首頁“地鐵”按鈕開通乘車碼,即可實現北京全市軌道交通刷碼乘車。

界面新聞瀏覽“城市通”小程序發現,除了提供北京等多個軌道掃碼乘車業務外,還同步了同程酒店、火車票機票、景點、簽證等其他業務。相當於同程依託微信,做了個內置化的同程平臺。

“同程開展與地鐵系統合作的業務已經7年之久,經驗豐富、技術成熟是北京軌道等城市軌道願意和我們合作的重要原因。”張磊磊表示,公共軌道作爲國家公益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運行的穩定和安全被擺在最重要的位置,這也是爲什麼至今爲止僅有微信和支付寶能有實力與之合作。

雖然當前OTA已經走過了對流量、用戶的表層,更多來到差異化競爭階段。但不可否認的是,流量仍是當前OTA平臺的底層邏輯。張磊磊也坦言,公共軌道是目前較少能爲OTA平臺提供穩定且高頻使用年輕羣體的系統。

張磊磊透露,自上週正式推出北京地鐵乘車碼服務至今不到一週,用戶量按照官方口徑的統計已經有10萬頻次。

實際上,自2023年之後,同程旅行就不斷加快推進其與各城市軌道、公交等合作。近兩年,同程通過強化對主要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覆蓋,不斷拓展拉新和拓展用戶規模,加強用戶的留存。截至目前,城市通已與上海地鐵、蘇州地鐵、南昌地鐵、洛陽地鐵等全國100多個城市的地鐵公交業務實現線上合作。

除了通過借覆蓋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吸納大量用戶外,同程還持續豐富業務線,除傳統的酒店、機票、火車票預訂,還將業務觸角由線上延伸至線下,發展旅遊度假、演唱會、觀影觀賽等生活玩樂服務,滿足不同用戶多元化需求的同時,吸引更多潛在用戶。同程旅行也正由傳統在線旅遊平臺逐步轉型爲一家綜合性旅行服務平臺。

對於城市地鐵的流量轉化至平臺的效果,同程旅行城市通業務總經理張磊磊表示,整體轉化效果比較不錯,由於近兩年處於加速投入階段,單看本業務尚未能實現盈利,不過,綜合平臺酒店等消費場景整體效益,絕對能覆蓋城市通平臺化的運營成本甚至盈利,公司非常看好未來的發展。

他舉例表示,從公司用戶使用情況來看,節假日地鐵場景流量表現出色,以南昌五一升國旗期間爲例,大量非南昌本地人羣涌入,反映出地鐵場景跨城流動人羣在節假日及全年的總量十分可觀。並且,這部分人羣在旅遊場景的單酒店消費等方面表現良好,經市場分析,這些收益不僅能覆蓋產品平臺化運營成本,甚至還有盈餘。

“並且目前公司對於月活量、盈利等具體目標並非十分緊迫,公司核心工作聚焦於引入更多城市的服務,而目前規模正呈良好態勢上漲。將公司產品引入平臺後需要運營,平臺會以此帶動用戶活躍度,形成滾動迭代的發展模式。”張磊磊表示。

此外張磊磊也提及,自2023年之後,各地方軌道系統對於外來合作態度也變得較爲開放。

對此,他認爲,從用戶服務角度看,地鐵不僅需服務本地居民,也承擔着爲外地遊客提供便利出行服務的社會責任,與OTA合作,藉助其開發的小程序等應用,可觸達更多人羣,增加服務的便捷性,讓出行更高效。

從企業經營層面分析,實現全國統一的乘車碼存在技術、賬務以及日常運營管理等諸多難題,且地鐵作爲計劃經濟內的公司,獨自拓展新業務的基建邊際成本過高,例如在客服配備等方面。而與OTA合作,可藉助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靈活性,像快速迭代產品、迅速投入資源等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同時,地鐵公司的核心是保障地鐵安全運營,並非專注於互聯網端口的迭代升級,將相關服務開放給OTA,既能減輕自身負擔,又能借助其專業能力提升服務質量,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推動自身業務的拓展和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OTA平臺大力發展國際化業務時,同程旅行旗下國際旅行平臺HopeGoo也已於日前正式接入香港八達通APP,便捷滿足境外及港澳臺遊客北上預訂火車票需求。

不斷鞏固和拓展用戶使同程旅行用戶規模不斷增長。據同城程去年8月21日發佈的信息顯示,在2024年二季度,同程旅行憑藉年服務人次18.6億,同比增長29.9%以及年付費用戶達2.3億等數據,成爲了國內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旅遊平臺。

QuestMobile調查研究數據也顯示,按照2024年6月的去重總用戶量計算,排名前四的分別爲同程、攜程、去哪兒、飛豬。

談及未來規劃,“對同程來說即使是投入,平臺化運營還將持續做下去,因爲能帶來整體的增長。”,張磊磊告訴界面新聞,下一階段,雖然可能沒有前兩年密集,同程還將繼續將地鐵的產品服務儘量覆蓋補全。目前南京等城市軌道合作已經在洽談推進中,預計2025年還將與幾個城市軌道達成合作上線,屆時將覆蓋中國大部分城市地鐵服務。

他還補充到,除了公司本身業務上繼續深耕、培養更多用戶轉化外,未來,同程也在探索更多場景、渠道的商業合作。”今年我們已經開始陸續接觸一些商業化交通類的企業建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