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要「抽豬母稅」? 答案竟是讓女方「傳香火」

▲「抽豬母稅」爲早期閩南婚姻舊習,現在人大多沒聽過。(圖/達志示意圖)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俗話說「結婚」是兩家人的事情,常常會遇到許多難以解決的情況。一名網友在批踢踢上PO文表示,同學弟弟結婚後可能會被女方「抽豬母稅」,有點會意不過來,「大家有聽過這個詞嗎?」引起其他網友熱烈討論,多數人都表示沒聽過,甚至有人還說「以爲是養母豬要繳的稅。」

原PO表示,從同學口中得知他的弟弟結婚後可能會被抽「豬母稅」,女方是3姊妹,由於老大不結婚,老三雖然結婚了,但老公不同意,所以這個重擔就落在同學弟弟要娶的老二身上,但因爲同學家人丁單薄,只有一個男生不太想答應,而這個結婚前夕才提出的條件,就這樣讓這場婚姻卡住了,「大家身邊有聽過這種例子嗎?」

該篇PO文一出,馬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人表示「第一次聽到耶,長知識了」、「現代還有哦?我以爲那是古早時代的事了耶」、「好落伍的想法」、「從父姓都是基於傳統重男輕女香火繼承的出發點」、「通常會說到抽豬母稅都是入贅...」;也有人說「以爲豬母稅是聘金的一種」、「我還以爲是養母豬要繳的稅。」

據瞭解,抽豬母稅,又稱抽豬母租,原指早期閩南舊習,農家將母豬借給他人飼養,直到母豬生小豬時,可取回部分的小豬,當作自己的報酬,後演變成婚姻的臺語術語,也是臺灣人早期的一種慣例,通常以招贅婚最爲常見,男女婚前即協議婚生子女長子次子繼承女方的姓,以這種方式來爲女方傳遞香火。

▼多數網友都沒聽過「豬母稅」一詞。(圖/翻攝自PTT)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