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臺版 N號房」鏈上金流 區塊鏈暗影—揭露數位犯罪新危機

【文.謝昀澤】

近期,臺灣知名藝人被指控涉嫌利用加密社羣平臺「Telegram」,在一個名爲「臺版 N 號房」的羣組中,販賣和觀看以「創意私房」平臺爲名的兒童色情影片。該羣組有超過 1 萬名會員,每人需支付特定金額的入會費才能加入。這個事件與韓國的 N 號房事件,及其他包含潛藏在「暗網 」等網路陰暗角落中,成千上萬的數位犯罪行爲,共同之處即其主要交易,金流多數都是利用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來進行。

根據全球三大幣流追蹤平臺之一Chainalysis 估計,全球涉及犯罪的虛擬貨幣交易額,從 2020 年的 84 億美元,遽升到 2023年的 240 美元,這個數字對全球高舉反洗錢、反詐騙的各國政府與金融監理單位而言,無疑是當頭棒喝!

然而,即使「創意私房 」被媒體大量曝光,而這個已經存在了十年以上的平臺,且早已被我國警方盯上的網路 毒瘤,迄今依然存在。但區塊鏈技術真的是這些新型金融犯罪的原罪嗎?

區塊鏈特性的漏洞 造就犯罪的溫牀

實際上,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資料庫系統,使用密碼學的方法,將交易記錄在連續的資料塊中,並通過共識機制,確保資料的匿名性、一致性和不可篡改性。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和便利性在不同領域都開展了多樣化應用,例如,臺灣的新創公司以區塊鏈技術爲核心,打造了國家級可對抗量子加密破解的貨幣金庫,可解決單一私鑰不易保存、易遭駭的風險問題。

但也不可否認,區塊鏈特性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爲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孕育了各種金融犯罪的可能性:

● 去中心化:區塊鏈沒有中央權威或管理者,而是由多個節點共同維護和驗證資料。這使得區塊鏈能夠抵抗單點故障和審查,但也造成監管和追溯更加困難。

● 匿名性:區塊鏈上的交易只需要用公鑰和私鑰進行加密和解密,而不需要揭露參與者的真實身分。這使得區塊鏈能夠保護使用者的隱私和安全,但也有利於犯罪分子,能夠隱藏自己的身分和行蹤。

● 不可篡改性:區塊鏈上的交易一旦被確認,就無法被修改或撤銷。這使得區塊鏈能夠防止雙重支付和欺詐,但也讓投資者在遇到詐騙或盜竊時,無法追回其損失。

● 跨境性:區塊鏈上的交易不受地域或政治的限制,而是基於網路和協議的規則進行。這使得區塊鏈能夠促進全球化和金融普惠,但也使得犯罪分子能夠跨越法律的界限,進行跨國的非法活動。

除了運用區塊鏈本身的特性產生漏洞外,這類非法平臺無法根除的技術原因,還有犯罪集團的「域名變頻」技術能力(即不斷更換跨國網域名稱,讓執法者無法完全封鎖)高超,加上其採用「多地間接」、「多幣種」、「多人頭分身及錢包」等「三多」複雜交易模式,創造出比傳統洗錢行爲更極致的多維度斷點,造成執法單位單難以追查,或查緝成本極高。再加上全球相關法律的制定和更新往往跟不上技術的發展,且執法機構在資源、技術和國際合作方面可能面臨限制外,非法網站往往與巨大的經濟利益糾葛,驅使不法分子不斷尋找新的方法來繞過法律和安全措施。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4.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