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政策一拖再拖 經部失職

基隆地區進入枯水期,水利署已通知人工增雨服務團,調度地面增雨設備及人工增雨焰劑至基隆西勢水庫,並完成燃放焰劑試作。(水利署提供)

去年底預告今年7月開徵的耗水費,現在時序即都要進入9月,但何時啓動卻是一點聲音都沒有。據瞭解,7月產業用戶電價被漲15%,讓經濟部憂心遭到業界反彈,是遲遲無法拍板主因之一。

可是對照近日水情吃緊,政府不斷呼籲民衆節水備戰,但可讓用水大戶更節水、更有效率用水的耗水費開徵,卻是一拖再拖。坐視水資源配置持續失衡,主責的經濟部,實在難脫怠惰失職之嫌。

臺灣不是水資源豐富國家,去年的百年大旱才結束,現在又因颱風沒來明年可能缺水。因此耗水費開徵,以價制量,逼使大戶節水回收,多使用再生水,無疑是當務之急工作。現在只因電價調漲,產業叫苦,就一延再延,沒有道理。

其實耗水費制定,已爲工商業體貼再體貼。對於艱困企業,已訂有連續2年本業淨利爲0或負值,可分期或緩繳。再來又針對200多個行業訂定用水回收率,如果努力節水,原來1度課徵3元耗水費,最高可以優惠只繳1/3。

甚至前3年還給予減半徵收緩衝期,這麼體恤工商業,將衝擊減到最低又最低。結果,說好的7月開徵,至今「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

耗水費規畫拖了很多年,經濟部長王美花還在立法院被立委罵「難道財團纔是經濟部的老闆?」。值此水情艱困時刻,經濟部要趕緊拿出有爲當爲骨氣,該開徵就開徵,不要再被質疑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