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億的考研市場,新東方靠大模型能吃下多少?

一度被視爲在AIGC時代掉隊的新東方,終於推出了大模型相關應用,落地方向是考研業務。

12月5日,新東方宣佈其自主研發的“新東方在線”APP鴻蒙原生版正式上架HarmonyOS NEXT應用市場。在該APP的考研板塊中,新東方推出由AI大模型支持的考研智能學習系統“慧學系統”,主要應用方向是自主生成題目和AI輔助批改等。

近兩年來,大模型正在教育領域加速落地。本站有道、好未來、作業幫、猿輔導等教企均已推出各自訓練的教育大模型,並結合口語陪練、作文批改、個性化學習等場景,在學習機、詞典筆等硬件中落地。在成人教育培訓賽道,粉筆在今年7月推出公考行業內首個自研的垂直大模型,並探索商業化路徑。

AI開始攻克考研數學

新東方在線選擇開發鴻蒙原生版APP,最早是受到後臺用戶的驅動。

“學生Pad升級鴻蒙系統後,無法使用原來的安卓APP。”新東方大學生學習與發展中心產品研發高級總監袁榮稱,去年初,團隊便啓動了切入鴻蒙生態的計劃,成爲首批加入鴻蒙的教育類企業和教育APP。上架後,發現學生給出的積極反饋遠高於其他平臺,因此今年增加約200人投入鴻蒙系統研發。

袁榮提到,從國家大趨勢看,鴻蒙在未來國內手機系統中將變得愈發重要。其最突出的核心能力有兩點:一是多平臺協同,能面向各類終端和生態,潛力很大;二是有很強的AI原生能力,可將服務端AI能力通過自研芯片等整合到各應用平臺,爲未來應用提供空間。

基於“新東方在線”APP端,該公司推出考研智能學習系統“慧學系統”。據其介紹,通過個性化診斷、智能課程和習題推送、階段性學習報告等,系統能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動態評估和規劃,以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學習。

在練習和測評方面,針對考研真題量少的問題,新東方結合歷年真題大數據及人工校驗,研發了由AI大模型支持的自生產題目系統,可根據學科核心知識點和考察難度自動生成模擬題。

AI輔助批改是該公司強調的另一重點。學生在紙上作答後拍照上傳至系統,先由系統進行自動批改,再經老師校準後作出反饋。

“過去,老師批改完一張模考試卷大約需要10分鐘,現在人與系統協作僅需約2分鐘。”新東方大學生學習與發展中心在線國內事業部總經理洪喆表示,目前該應用支持考研全部科目客觀題以及考研英語主觀題批改,即將實現考研數學的主觀題批改,使用AI批改的準確率達97%以上,經人工校準後可實現接近100%準確率。

大模型在數學推理上的短板常被詬病,袁榮也提到,AI在攻克高等數學時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紙質公式識別,市面上圖片或AI識別工具對微分、積分等公式識別準確率低、錯誤率高;二是高等數學AI推理能力不過關。該團隊目前雖然解決了考研數學中的高等數學批改問題,但尚未完全搞定高等數學的AI能力。

其解決方案是用技術手段把AI存在的短板、缺陷,結合老師經驗融入混合技術系統,給現有基礎能力打補丁、做升級。在解決準確率欠缺問題上,會先由老師把關內容,用人和系統磨合解決各自短板。現階段,該功能只開放給老師端,待準確率等問題影響較小時再開放給學生端。

團隊最初對AI的探索聚焦於內部提效,之後發展至教學教研層面,當前階段能自動生成題目,後續計劃把AI能力嵌入學習旅程各階段。

目前看起來最有可能先嵌入刷題和練習過程,因爲這一過程長期且密集伴隨學生學習,練習反饋和結果能更好乾預學生學習狀況、行爲,以取得更好學習效果,讓學生練習、測試與老師、系統形成良性循環。

袁榮表示,在第一階段,團隊採取對市面上可用的模型“都不排斥、都可拿來用”的大原則,嘗試各種模型的能力基準線,以及能解決的問題和達到的程度。

第二階段會更重視穩定可靠的基礎模型,在此基礎上主攻利用混合技術解決教育場景的實際問題。例如即將上線應用的考研數學主觀題智能批改,“目前市面上提供AI服務的(廠商)都做不到,新東方能保證準確率達到97%。”袁榮說。

瞄準考研“上岸”紅利期

考研一直是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之一。

教育部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388萬,繼去年下降36萬之後再下降50萬。報名人數連續兩年下降引發了不少社會討論,人們紛紛猜測研究生招生是否將迎來拐點?

對此,新東方大學生學習與發展中心考研項目總監李琳表示,考研報名人數下降背後存在多種複雜因素,如研究生教育培養機制逐步調整、就業結構性矛盾持續解決等。這一趨勢意味着人們在做考研決策時更加理性。同時,報名人數的減少也是一個去泡沫的結果,有益於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

“整體上看,近兩年是考研‘上岸’的一個紅利期。”李琳對界面新聞稱,報名人數並不是決定“上岸”難度的唯一因素,還需關注招生人數、統考報錄比等維度。

從全國數據看,伴隨擴招政策的陸續公佈,以及對全國各招生單位公佈的《招生簡章》和《擬錄取名單》彙總整理的新東方考研數據可知,考研的實際招生人數大於計劃招生人數,且報錄比(統考報錄比,即減去推免人數後的情況)近兩年有變化,原來是4.9個人錄取1人,過去一年約4.3個人錄取1人,所以競爭激烈程度在下降,目前“走上考場就意味着贏過很多人”。

“每年網絡上都會出現一些關於考研的熱門話題,其中很多趨勢性論斷都是不太客觀的,可能會對學生造成誤導。”李琳稱,十分不倡導機構或媒體基於營銷目的蹭熱點製造考生焦慮情緒的行爲,比如蹭“逆向考研”、“推免比例創新高”等熱點。

實際上,教育部明確規定一所高校推免比例不能超過招生人數的50%,保研(推免)人數佔比一直比較有限,近年來推免生的人數穩定佔碩士研究生招生總人數的12%左右。

而受經濟波動週期影響,考研培訓賽道也經歷了一波大浪淘沙的過程,經營不善的企業加速出清。李琳稱,之前市場機構份額分佈呈倒三角形態,全國性品牌直營機構佔市場份額相對較大,現在有點趨向倒梯形佔比,腰部機構增長勢頭較好。

腰部機構的特點是在滿足細分領域或細分人羣需求方面做得很出色,比如疫情之後,在職場人士學歷提升培訓、專業課培訓等賽道,有部分機構針對考研總招生人數佔比不超過15%的人羣能做到流水過億。

機構要存活需有差異化競爭優勢,但深挖細分領域可能抗風險能力不足,但凡考試政策有變化,如大綱、教材變更或考試環節取消等,對機構抗風險能力要求就很高,所以機構佈局細分人羣、滿足不同需求時,要有中長期視角關注風險。

目前市場主流的產品形態是課程培訓類產品,但新東方之前調研發現,按5000元以上客單價標準計算,這類人羣在考研人羣中佔比約17%-18%,近80%的學員需要滿足的需求是備考,而非培訓或課程培訓,所以有大量可滿足需求的市場未被開發。

今年MBA申請人數下降,但在新東方,在職背景的學生比例逐年上升,目前佔比20%以上。之前的業務以在校生爲主,現在團隊發現這類訴求後重新搭研發團隊,對城市架構做調整,把在校生和職場人士拆分,因爲二者學習習慣、備考目標、基礎等都不同,對於課程培訓類產品要做到定製化、針對性。

針對非課程部分,目前平臺圍繞擇校、規劃、答疑等痛點推出相關服務形態產品,和權威出版社合作考研出版物,在出版物、課程、APP應用層面做整合,打包成完整產品。

據觀研天下數據統計,2018-2022年,國內考研培訓行業市場規模從66.22億元增長到248.2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9.15%。

更多細分領域的需求有待被挖掘。李琳稱,除了課程培訓類、非課程服務類,還有考研教輔、周邊等各類需求,甚至還有同學願意爲考研自習時聽的白噪音付費,提供能夠解決考生備考需求的高質量解決方案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