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萬廈門市民開通信用就醫

近80萬廈門市民開通信用就醫

廈門在全國首創“個人信用白鷺分+平臺+金融機構”信用就醫模式,市民就醫可享“先診後付”便捷服務

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豔 通訊員 殷永耀)昨日,家住思明區東浦一帶的市民李興華前往廈大附屬中山醫院皮膚科就診,她沒有預繳費就直接就診,然後取藥離院。“換作以前,我要充值繳費兩次,現在採用信用就醫,根據個人信用白鷺分,我獲得交通銀行3000元信用就醫專屬額度,不用排隊,方便多了。”

爲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發揮信用在深化醫療改革、促進醫療服務高效便民等方面的作用,廈門在全國率先建立自然人信用評價機制,推出“個人信用白鷺分”,並在全國首創“個人信用白鷺分+平臺+金融機構”信用就醫模式。目前,廈門已有近80萬市民開通信用就醫。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部署下,在市發改委、市衛健委、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醫保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廈門監管局的聯合推動下,“個人信用白鷺分”信用就醫正式推出。這一模式爲市民帶來了革新性的“先診後付”便捷就醫體驗,一經推出就迅速出圈,引得市民紛紛“嚐鮮”。

據市發改委介紹,爲解決市民就醫預交充值、多次排隊結算付費、就醫時間長等痛點,信用就醫通過信用價值分檔,爲市民提供500元-3000元的信用就醫專屬額度。市民可自主選擇提供信用就醫專屬額度的金融機構及還款方式,在就醫過程中無需預交充值,自費費用可離院後通過信用就醫專屬額度支付,從而實現“先診療、後付費”。

邁出“第一步”後,信用就醫還不斷優化升級上線新功能,進一步提升市民看病就醫滿意度和獲得感。

聚焦老人小孩重點人羣,信用就醫推出“親情付”功能,建立信用價值家庭共享機制,將服務羣體拓寬至全年齡層,更具普惠性,解決“一老一小”就醫不便的難題。爲延伸診前服務,信用就醫還上線“預約掛號”服務,市民可通過信用就醫進行醫院預約,免預交金。

廈門還建設了全市統一的信用就醫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個人信用白鷺分”評價模型,拓展更多惠民便民醫療服務場景,逐步構建“信用+醫療”服務生態,以信用數據賦能醫療服務質效提升。

截至今年10月初,廈門共有23家公立醫療機構和39家社區服務中心上線“先診療、後付費”信用就醫服務功能。全市共有79.98萬位市民開通信用就醫,佔戶籍人口比例約26%,獲得信用就醫專屬額度4.36億元,單次就診平均節約時長約35分鐘,較傳統就醫模式節約就診時長約40%。

“個人信用白鷺分”信用就醫自上線以來,多次獲得國家、省多部門肯定及推介,包括榮獲全國信用大數據應用場景徵集活動“優秀應用獎”,入選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聯合發佈的“信易+”應用典型案例。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信用就醫是以信用“小切口”改善就醫“大民生”,賦能城市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創新實踐,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接下來,廈門將以綜合改革試點爲主抓手,勇於探索試驗、探路先行,積極探索實踐信用惠民新模式,營造全社會知信、用信、守信、互信的良好氛圍,讓“信用廈門”這塊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