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地震是上月24日規模6.2地震餘震 氣象署曝臺北超晃原因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建富表示,今日發生的地震是10月24日規模6.2地震的餘震。(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今(26)日中午12點31分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5.4地震,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建富表示,今天發生的地震是10月24日規模6.2地震的餘震,臺北地區的震度雖然不大,但因地震長週期能量傳到臺北,產生共振效益,提醒近日可能還會發生規模3至4級的地震。

吳建富指出,今日中午12時31分在花蓮縣政府東方92.5公里,發生一起規模5.4、深度22.4公里的地震,各地最大震度爲宜蘭縣、花蓮縣、新北市2級;臺北地區雖然只有1級震度不高,但因爲這起地震有長週期的能量,傳遞到臺北時,因高樓層會對長週期的訊號產生共振效益,所以高樓層的民衆會特別有感。

吳建富說,這起地震主要成因跟菲律賓海板塊的隱沒過程有關係,菲律賓海板塊在臺灣的東部向北隱沒到歐亞板塊底下,這個地震的位置大約在南澳海盆、弧前盆地,因深度夠深,板塊隱沒過程中有斷裂及能量釋放。

吳建富指出,今天的地震和10月24日規模6.2地震做比較,可發現震央幾乎在同一個位置,地震深度只差9公里,顯然是相同機制的地震序列。10月24日的地震是主震,今日發生的地震是餘震,發生的位置及時間都相當接近,從地震對整個臺灣震度,造成感受趨勢可見,能量都集中在宜蘭、臺北這個方向,不論主震或餘震都有相同趨勢,推斷是10月24日地震的餘震。

至於後續會不會再有餘震發生?吳建富表示,應該會再發生規模3至4級的地震,但距離臺灣較遠,就算髮生有也不會有太大的感受,他提醒,臺灣位於板塊隱沒的活動帶,類似地震會時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