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上興起富民產業

從重慶主城區驅車往南1個多小時,即可抵達位於重慶南川區的金佛山。這裡地處大婁山脈北端,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自然遺產。沿着山路蜿蜒上行至山頂,舉目眺望,大婁山脈峰巒起伏、綿延不斷,石林、巖柱、瀑布、峽谷等喀斯特地貌景觀引人入勝。

金佛山總面積130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200多米,森林覆蓋率超過95%。山在城中,城在山中。金佛山的高山流水滋養着南川兒女,而南川人民與山爲伴,愛山護山,守護着這一片青山綠水。近年來,南川區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拓寬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路徑,讓巍峨的金佛山不斷煥發出新的色彩和生機。

守護綠水青山

金佛山有8000多種動植物資源,是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物種基因庫。爲守護好這片綠色寶藏,南川區實施了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

“守護金佛山,就是守護我們的好日子。”說這話的是37歲的伍光君,南川區頭渡鎮柏枝村的護林員。每天清晨,他都會早早起牀,帶上乾糧和工具走進山林,開始一天的巡山工作。金佛山林場裡,高大的喬木遮天蔽日,伍光君一路走一路觀察。10多公里山路,他來回一趟要走3個多小時。

當了8年的護林員,伍光君說自己越幹越有勁。爲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巡護工作雖然枯燥,但看見山越來越綠,水越來越清,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心裡還是很自豪。”伍光君說,整日與山林爲伴,已經對山裡的一草一木有着濃厚的感情。

“我們以金佛山爲核心,劃定生態紅線總面積445.07平方公里,佔全區總面積的17.1%。”南川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嚴作峰說,近年來,區裡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天然林保護、退化林修復、低效林改造等一系列森林提質工程,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顯著提升。

一個物種就是一個基因庫。“金佛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保存了全國六分之一種類的原產種子植物和五分之一種類的野生動物,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重慶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正高級經濟師王霞說,近年來,南川區以銀杉、黑葉猴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爲主要保護對象,持續開展金佛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8月中旬,記者來到金佛山北麓的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時,37歲的研究員竭航正在林麝養殖基地裡忙活。“最近天氣熱,不僅要給圈舍降溫,還要保證林麝有充足的飲水。”今年是竭航從事林麝人工繁育工作的第10個年頭,他告訴記者,林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近年來,通過持續攻關林麝人工授精技術、林間放養技術,他們已累計繁育了100多隻林麝,不斷恢復和擴大金佛山林麝種羣數量。

南川區還建立重慶市首個銀杉監測樣地,對保護區內17個銀杉野生羣落、562株野生銀杉逐個建檔進行長期跟蹤調查,科學開展銀杉人工繁育和野外迴歸。“金佛山的銀杉繁育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即已開始,目前累計育苗3000餘株,野外迴歸1700多株。”王霞說。

去年,植物專家在經過2年多的考察分析後,確認在金佛山上發現新的植物種類——金佛山淫羊藿;前不久,重慶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在最新一次黑葉猴數量調查中發現,當地黑葉猴數量已經從2015年的21羣150餘隻增加到23羣180餘隻……新物種的發現以及野生動植物種羣數量的增長,從側面反映出金佛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效。

豐富文旅業態

天一熱,到金佛山避暑、旅遊的人就多了起來。金佛山南麓,清澈的金山湖與險峻的高山相映成趣,一頂頂白色帳篷點綴在山谷之中。

“依託金佛山良好的自然資源,我們打造佔地80多畝的露營基地,提供一站式拎包露營服務,同時還依山就勢開發出攀巖、漂流、滑翔傘等戶外運動項目,豐富遊客體驗。”南川區金山湖畔露營基地負責人周明君說,今年上半年,基地接待遊客數量超過50萬人次。

在南川區,金佛山生態保護與旅遊經濟發展相得益彰。近年來,大量遊客因山而來,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交通、觀光、購物、遊樂等旅遊要素髮展。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玩雪,南川區打造了覆蓋四季的旅遊產品,康養遊、親水遊、研學遊等豐富的旅遊業態滿足了遊客多元消費需求。

南川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區接待遊客248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7.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3%、11.7%。

去年,南川區以金佛山景區爲核心,推出了“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山地自駕旅遊線路。這條線路全程178公里,串聯起14個鎮街的68個村和社區,沿線有風景如畫的高山湖泊、原汁原味的傳統村落、時光浪漫的特色民宿、獨具風味的地方美食,隨處可聞可感鄉音、鄉味、鄉藝、鄉俗,深受遊客的喜愛。

在“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帶動下,沿線的鎮街陸續開發出了500多個各具特色的景點,形成了“趣打卡”“趣運動”“趣鄉村”“趣研學”等“趣”系列旅遊產品。南川區三泉鎮黨委書記吳峰告訴記者,“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推出後,當地的萬卷書臺景區火“出圈”,鎮上的農家樂數量從79家增加到158家,接待遊客量同比增加50%。

南川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傅文鏡說,“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帶旺了人氣,激活了商氣,匯聚了財氣。該線路遊客自駕車輛已經超過400萬輛次,實現沿線村民戶均增收5000餘元,帶動就業4.2萬餘人次。

產業強村富民

金佛山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孕育出豐富的物產資源,爲南川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提供了基礎條件。走進位於金佛山南麓的南川區德隆鎮茶樹村,漫山遍野的茶樹,入目皆是清新的綠意。這裡平均海拔1300多米,現存野生大樹茶1萬多株。

“大樹茶是金佛山獨有的茶樹樹種,也是村民們的‘致富樹’。”茶樹村黨支部副書記鄒小敏告訴記者,他們村在保護好野生大樹茶資源的基礎上,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起了5000多畝大樹茶人工種植基地。如今,茶樹村年產大樹茶鮮葉近20萬斤,帶動茶農戶均增收5萬多元。

68歲的茶樹村村民朱正雄在自己茶園裡管護作業。2011年,他流轉80多畝土地,開始種植、加工、銷售大樹茶。“大樹茶葉片肥厚、芽體壯碩、滋味鮮醇,深受市場青睞,種茶效益逐年攀高,去年收入近90萬元。”朱正雄說。

聚焦茶葉全產業鏈發展,南川區打造“南川大樹茶”區域公用品牌,不斷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同時,深挖古樹茶歷史文化,建設古樹茶文化館,推進茶文旅融合發展。

同樣蓬勃發展的還有中醫藥產業。金佛山有“中華藥庫”之稱,已探明中藥材品種4967種。在南川區頭渡鎮前星村的玄蔘種植基地,1000多畝玄蔘鬱鬱蔥蔥,長勢良好。“現在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玄蔘,靠種玄蔘,每戶年均增收2萬元以上。”前星村黨總支書記任小強說。

依託富集的中藥資源、深厚的科研底蘊、明顯的區位優勢,南川區建設了20萬畝中藥材生態種植基地,引進上海醫藥、華潤三九等知名企業,建成3.9萬平方米的中國金佛山中藥材物流配送中心,形成“種、加、銷、醫、養、研”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佈局。

以“綠”爲底,處處生“金”。古老而又年輕的金佛山,正不斷奏響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奮進樂章。 (經濟日報記者 吳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