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20年改革篇/那些年的主委們 各有遺憾

歷任金管會主委出了一位閣揆、兩位副閣揆,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一人就佔了兩個。這位金融界的老兵,在金融海嘯襲擊時接下重擔,不僅成功穩住金融市場,任內還做了一件臺灣金融史上的大事,簽訂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兩岸金融市場正式邁入雙向往來。

他在金管會一年五個月後,高升行政院副院長,對這位經驗老道的資深監理官來說,也有未竟之事。

陳沖說,當時他的作法是「先安內再攘外」,先把臺灣穩下來,再以區域爲舞臺,「我那時想讓金融業以區域爲舞臺站穩腳跟」,可惜後來就離開金管會了。

臺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是另一位曾任副閣揆的金管會主委,他任內碰到金融重建基金要接管問題金融機構及雙卡風暴,他說,當時計劃先處理規模較小的東企、花企,但東企接管後,中華銀行的王又曾畏罪潛逃出境,中華銀行擠兌,他也請辭以示負責。

施俊吉說,當時他在金管會想把八家問題金融機構全部接管,還想一併解決問題保險公司,可惜沒有那麼多時間和預算。

陳裕璋則是另一種風格的主委,任期三年兩個月,在當時是任期最長的主委,卻也被金融界視爲是最保守的主委。在無預警下臺後,他認爲真正原因是「監理上的堅持得罪很多人」,這位謹慎、堅持的「孤鳥」,卸任後回鄉下種苦茶樹。

從陳裕璋手上接下重擔的是曾銘宗。他大力推動開放金融市場,被外界視爲「興利」主委,樂意傾聽各界聲音,也是最早力推數位金融的主委。他希望臺灣的金融業可以走出臺灣、佈局亞太,成爲亞洲地區最重要、最活躍的銀行,他任內雖有些整併案,但仍未進行大幅度的整並。

曾銘宗說,「我想推公公並但未推成,大幅整並後才能區域化,否則沒整並走不出去。當時想做,但還是沒有作出成績」。

而金管會唯一的女性主委王儷玲,最掛心的是,金融科技發展須加快腳步,纔不會讓臺灣失去國際競爭力。

她說,像是開放銀行(Open Banking),牽涉資料共享等問題,國際都在做,臺灣則是怕開放後監理不到,走得相對慢。而讓她感到遺憾的是,任內想推勞退自選,卻未能成功。

前主委丁克華任內主推金融業協助產業發展,他說,當時國內產業面臨國際競爭力挑戰,流行「兩兆(指面板、半導體產業)傷心」、「四大慘業」等說法,在那樣的環境下,金管會的重點工作就是希望金融業協助產業發展,當時也推出「夾層融資」及希望能恢復一、兩家工業銀行,可惜這兩件事都未能推動成功。(系列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