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南向 臺大生走過澳洲、緬甸探索候鳥遷徙的足跡

教育部青年署今天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放眼全球‧進擊南向-青年的海外時代」活動。(教育部提供)

臺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學生張樂寧,因童年生活與大自然生態爲伍,使她對人事物觀察倍加細緻,26歲時,她曾追隨着候鳥飛行來到東亞澳遷徙線的最南端-澳洲,接下來的5年,她參與了許多候鳥系放作業,以瞭解臺灣的候鳥如何遷徙。

「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時,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藉由今年申請新南向深度研習計劃的機會,張樂寧獲補助赴遷徙線的中點國家-緬甸,參訪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協會,參加了琵嘴鷸保育計劃,並於田野調查中發現緬甸是唐白鷺的渡冬地,留下珍貴的科學資料,也提供緬甸政府未來在環境開發與經濟議題上的參考。

教育部青年署今天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放眼全球‧進擊南向-青年的海外時代」活動,邀集今年曾赴新南向國家交流的熱血青年們,現身與大家分享「新南向國家研習團、海外志工服務、國際體驗學習、深度研習、參與國際會議」等五大國際參與及體驗故事,現場吸引近200名青年熱情參與。

爲鼓勵青年進擊南向,教育部訂定「新南向人才培育推動計劃」,青年署更積極投入資源培訓新南向青年人才,希望能促進我國與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人才的交流與接軌。

青年署羅清水署長表示,臺灣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才,將提供讓青年走向國際的多元計劃及活動,協助年輕人裝備自己,讓青年走向世界,把世界帶回臺灣。青年署樂於提供新南向豐富資源,讓青年有機會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

今天活動的視角拉向全世界,透過「彩虹毛猩猩」、「雨林保育」、「公平貿易咖啡豆」等議題,以不同國家角度思考如何分配資源、有效解決國際議題,經由團隊討論,使青年對於國際情勢有更多認識,並實踐自身想法與執行力!

接軌國際及新南向國家議題,青年署在iYouth青年國際圓夢平臺建置青年國際參與行動地圖(https://iyouth.youthhub.tw/map ),彙整政府部門青年國際參與計劃,以一站式服務理念提供青年參與國際的多元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