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週5只債基遇大額贖回,債市順勢但逆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易妍君 廣州報道債基的大額贖回仍在進行。

9月4日,大成基金公告稱,大成惠興一年定開債基於2024年9月3日發生大額贖回。爲確保基金持有人利益,大成基金提高了基金份額淨值精度。無獨有偶,渤海匯金資管同日公告稱,渤海匯金興榮一年定開債基於2024年9月2日發生大額贖回。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8月26日以來,至少有5只債券型基金髮生了大額贖回。其中,大成惠興一年定開、渤海匯金興榮一年定開債基的資產規模較大,分別爲30.49億元、5.26億元。另外3只爲基金C份額或D份額,資產規模相對較小,位於3萬元~214萬元區間。

並且,債基被大額贖回的現象有可能延續至四季度。“四季度機構對資產的渴求或不及前三季度。債基爲理財下游,‘工具’特徵凸顯,規模易受理財行爲和政策擾動,也存在不穩定性。”華泰證券張繼強團隊指出。

就債券市場而言,一些機構認爲短期內債市可能繼續維持震盪格局。未來,隨着貨幣政策的持續寬鬆和經濟環境的改善,將有利於債券市場的穩健發展。

博時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二部基金經理萬志文指出,後續債市需要關注以下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一是,關注後續政策和基本面變化;二是流動性風險;三是信用風險。此外,還需要關注全球宏觀風險,海外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的變化。

再現債基大額贖回

8月,央行多次提示長期國債利率風險,疊加大行賣出長久期債券、資金面小幅收斂等因素,債市波動有所加大。

在此背景下,不斷有債基發生大額贖回。

僅看最近兩週,自8月26日以來,工銀彭博國開債C、華夏鼎優C、國泰君安添利中短債D、大成惠興一年定開、渤海匯金興榮一年定開先後公告了“因基金髮生大額贖回,進而提高份額淨值精度”一事。

其中,大成惠興一年定開、渤海匯金興榮一年定開的資產規模較大。截至6月30日,這兩隻基金的資產規模分別爲30.49億元、5.26億元。

需要提及的是,基金的大額贖回通常是指,贖回金額在基金總規模中的佔比達到10%的上限。換句話說,即使贖回的絕對金額較小,只要贖回比例觸達了10%的上限,也屬於大額贖回。

工銀彭博國開債C、華夏鼎優C、國泰君安添利中短債D就屬於這種情況。截至6月30日,這3只基金的資產規模分別爲16.01萬元、3.31萬元、213.85萬元。

追根究底來看,債基的大額贖回常常與市場行情有關。由於不少債基是機構定製產品,且往往存在單一機構持有比例較高的情況。因此,一旦市場波動較大時,機構撤離資金導致的大額贖回案例也會增加。

在上述5只基金中,有4只基金的持有人是以機構投資者爲主。截至二季度末,大成惠興一年定開的持有人中,有兩戶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比例爲99.66%;渤海匯金興榮一年定開被一戶機構投資者持有98.04%的份額;工銀彭博國開債被一戶機構投資者持有99.81%的份額;國泰君安添利中短債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爲84.85%,華夏鼎優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則爲36.91%。

另外,從業績表現看,大成惠興一年定開、國泰君安君添利中短債D年內的回報率表現相對較好。

截至9月5日,大成惠興一年定開、國泰君安君添利中短債D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分別爲3.53%、2.62%,均跑贏了各自的業績基準回報率。

債市壓力猶存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以來,債市情緒呈現出好轉跡象。Wind統計數據顯示,9月2日~9月5日,10年期國債指數走出四連陽。

那麼,債市此輪調整已經結束了嗎?市場接下來的走勢如何?

結合基本面看,中信保誠基金分析稱,目前的狀況可能尚不足以支持債券市場的整體轉向。關於銀行理財和非銀產品贖回負反饋的問題,隨着市場調整,相關產品靜態收益率有望得到提升,提升對客戶資金的吸引力,預計後續影響也不會持續太久。

從長邏輯出發,民生加銀基金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本輪債市的底層邏輯或是信貸增長已由供給約束轉爲需求約束,廣譜利率下行引導收益率曲線下移。但資金面趨緊環境下,“短邏輯”可能對債市產生擾動。近期受到非銀機構收縮、產品贖回壓力等因素影響,信用利差已明顯走闊,並且二永債、信用債面臨的壓力要相對大於利率債。

“在債市波動可能加大的階段,我們將通過保持流動性等方式應對。”該人士表示。

展望四季度,華泰證券張繼強團隊總結道“債市順勢但逆風。”該團隊分析,一方面,基本面仍偏正面,短期消費、中期出口都有壓力,基本面大概率繼續沿着內生趨勢運行;但另一方面,債券估值偏不利,每年9、10月份機構保存勝利果實心態、政策變數(尤其是財政)、債券供給、監管態度、地緣環境都容易引發不確定性。

銀河證券固收團隊認爲,供給面來看,“特殊新增債”發行將繼續助力新增專項債供給速度,9月政府債供給大概率仍在高峰,關注後續國債有無增發可能擾動四季度供給情況。預計9月政府債淨供給在9600億元左右,較8月2.13萬億元回落但仍處全年高峰,8月主要是國債淨融資超預期;若保持國債發行節奏不斷檔,四季度或有國債增發,供給壓力或延續。

“央行行爲仍是債市關鍵。一方面關注央行及監管是否繼續進行長端利率預期管理,央行國債買賣工具大概率9月繼續使用,但影響或逐步收斂;另外貨政寬鬆積極支持經濟仍在繼續,年內降準降息可期,海外貨幣順週期後市場博弈降息預期擡升。”該團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