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回收廢棄漁網再利用 堅守循環經濟 保護海洋生物

環保署署長張子敬與楊鎮浯縣長視察海廢保麗龍(金門縣大洋掩埋場)。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近來海洋保育意識擡頭,海洋廢棄物污染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全球多起海龜、鯨豚擱淺死亡事件,指出廢棄漁網具纏繞極有可能爲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爲守護海洋生物,金門縣每年透過金門區漁會等單位回收漁民廢棄漁網。

廢棄漁網爲塑膠材質,在自然環境中難以分解,常年囤積會造成環境負擔,降低後續回收再利用可行性,最終將只能焚化處理。

金門縣環保局於110年下半年起率離島縣市,首次啓動「廢漁網回收再利用試辦計劃」,由臺化公司團隊負責,110年共回收3.8公噸。

111年將暫置廢棄漁網依種類初步分類爲尼龍(PA)材質、其他聚丙烯(PP)、聚乙烯(PE)材質漁網,分別交由臺化公司及其他業者進行再利用,將廢棄物轉化爲資源循環再利用。

金門縣政府於111年9月17日國家海洋日「資源循環、永續海洋」活動,與臺化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建立長期合作機制,以循環經濟模式讓廢棄物資源化,並推動港區巡守隊志工加入漁網分類行列,減少後續人力成本。

金門的海廢保麗龍統計大約有200噸左右,暫置於大洋掩埋場,約有4~5個足球場的面積。

109年光寶科技贈送金門「海廢保麗龍減容貨櫃」,以溶劑溶解方式將海廢保麗龍減容後運臺,透過混煉提取技術將塑膠分離,改質後的再生塑料可再製造成鍵盤與滑鼠產品,建立資源再生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

隨後「惠普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樺奕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不斷努力,研發出全國第一套高效率、低污染、省成本的冷壓減容設施,110年12月完成海廢保麗龍標售事宜,三年達150公噸,成爲全國第一個將海廢保麗龍標售的縣巿,建立環保、創新、高效益的循環經濟模式。(金門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