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長陳福海拜會鄭文燦 爭取中央資源建設地方

金門縣長陳福海(左)赴臺拜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右),爭取中央資源挹注金門建設。(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金門縣長陳福海日前赴臺拜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並與相關部會座談簡報。陳福海提出包括金門縣財力分級、榮民之家、商港與大橋聯外道路等多項重要議題,希望爭取中央支持,提供更多資源建設方;鄭文燦表示這些提案都是攸關未來金門發展的重大政策,將會責成相關部會盡速研議,一同爲金門的建設努力。

據瞭解,爲了落實政策執行的效率,金門縣長陳福海上任後便密集走訪各級單位與學校瞭解基層建設。陳福海要求業管單位啓動專案管控以爭取時效,完成攸關百姓福祉的政策;遇到向中央爭取資源卡關時,就由陳福海親自出面向中央溝通以加速專案的進行,包括爭取更多中央資源挹注於地區長者安養、金門大橋聯外道路、1-1計劃道路串連水頭至尚義機場道路運輸廊道等重大建設。

金門縣政府指出,截至2021年底,設籍金門縣榮民人數計12284人(退輔會數據),在22縣市中,人數第8高。其中在地常住榮民約4600人,以5%計算地區有在地安養需求榮民長者約230人,而全國共計有16處榮民之家,唯金門並無設置榮民之家,非常不合理。

陳福海表示,目前金門僅有一處公立大同之家安養機構,入住長者中,6成具有榮民身份,2成爲榮眷,尚有80餘位長者候補等待入住,因此將長者照護列爲重大施政重點,期盼榮民之家的主管機關-退輔會,能重視金門榮民的晚年安養問題,積極規劃設置金門榮民之家照顧地區年長榮民。

在交通建設方面,陳福海指出金門大橋開通後交通流量大增,爲了因應車流堵塞衝擊現有交通系統的情況,同效緩解現有交通幹道壓力,金門大橋聯外道路的闢建有其必要性。縣府規劃闢建「金門縣2-19號計劃道路」,以慈湖路口爲起點,往東延伸至瓊安路與環島西路2段,道路全長 815公尺,完成後將銜接環島西路與瓊安路,可疏解金門大橋之車流,提升整體路網完整性,並可增進東西半島之發展,全案預算約爲新臺幣3億元。

而甫於2月1日開通,有金門最美觀海大道之稱的「金豐路」,由宏玻陶瓷廠旁進入水頭港區,雖可分流原經過水頭村的車流量,但未來小三通全面復航後載運量仍恐不足,因此陳福海也積極擘劃繼金豐路完工後再將1-1延伸路段從西海路開通至環島南路一段官裡聚落路口,這條30米計劃道路全長1367公尺,除可疏解現行城區之車流,也增進海陸空運輸連結性及功能性,全案預算約新臺幣3億9700萬元。

對於金門財政在近幾年來日趨緊張,陳福海更進一步強調,中央目前對地方補助的劃分,將金門財力分級爲第三級,補助比率偏低,離島地區各項公共工程營建成本及物價水準又高於臺灣各縣市,這樣的分級真的有重新檢討必要性。

縣府也指出,2019年至2023年金門縣資本門預算,中央補助比率僅36.51%至55.33%不等,造成財政沉重負擔,且近3年(2019-2021)歲入歲出決算審定餘絀短絀高達59.29億元,產生鉅額差短。尤其金門縣經濟規模及產業家數與同屬財力三級的新竹市等縣市根本無法相比,同列三級實有不公。因此陳福海也請行政院能考量金門離島特殊情況,將金門縣財力級次修正爲第五級,以達改善縣內財政狀況及加速地方建設之目標。

經過與行政院跨部會座談的充分討論後,鄭文燦對陳福海的前瞻思維及積極爭取預算的決心非常感佩,也當場指示幕僚與交通部、財政部及退輔會好好對接,盡全力來配合,同時也表示將會找時間到金門實地走訪以協助地方完成重大建設。

陳福海表示,金門的長遠發展及可能面臨的問題,有賴中央及地方攜手合作,提供必要的協助,才能讓金門的未來更臻完善。後續縣府將持續檢討盤整所需中央挹注支持的計劃,期盼透過鄭副院長的溝通協調,各部會都能鼎力支持金門的各項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