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成IPO項目超募,兩IPO項目合計超募近百億,“閒錢”是否資源浪費?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今年以來,在註冊制改革等加大直接融資力度的推動下,投行業務迎來大發展,IPO市場頗多亮點,超募IPO項目也越來越多。

今年以來,約六成IPO項目實現超募,據財聯社記者統計,460家滬深兩市已上市IPO企業中,266家預計募資合計2357.19億元,超募規模合計937.4億元,超募總規模佔預計募資總規模的比重爲40%。

其中,有24家企業超募規模超過10億元,超額募資中位數爲25.64億元,保薦機構中,中信證券、華泰聯合證券、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保薦的超募IPO項目偏多。

越來越多IPO項目超募,直接增厚投行的收入。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投行報價一般採取‘隨行就市’,即項目審覈快,市場競爭激烈,項目標的越好,那麼投行的承銷費率就更低。目前投行承銷費率平均爲8%,也就是說,10億的融資規模中,投行收取8000萬費用。”

今年來266個IPO項目超募,191家募不足

星礦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已有504家上市公司IPO“衝A”成功(含北交所上市公司),其中滬深兩市已上市超460家,募資總額達5225.90億元,兩項數據均創下歷史紀錄。12月20日,兩隻新股上市,分別爲創業板百誠醫藥和科創板禾邁股份。

今年以來,約六成的IPO項目實現超額募資。根據星礦數據,截至12月20日,460家滬深兩地上市公司中,266家IPO項目超額募資,超募項目數佔比約58%;191家上市公司IPO募不足。

總的來看,這266家IPO項目預計募集資金合計2357.19億元,實際募資合計3294.59億元,超募規模合計937.4億元。超募總規模佔預計募資總規模的比重爲40%。換言之,每計劃募資10億元資金,將至少產生超額募資4億元。

上述266家IPO企業的超額募資佔計劃募資規模的比重區間在0.08%-900%,中位數爲16.74%。

具體來看,共有24家企業超募規模超過10億元,超額募資中位數爲25.64億元。其中,一簽繳款28萬的“A股最貴新股”禾邁股份超募50.2億元,登頂今年超募規模榜首,超募規模佔計劃募資規模的比重高達9倍;而創新藥龍頭百濟神州預計募資200億元,超募規模21.6億元,超募規模佔比爲10.8%。

“閒錢”怎麼投?行業人士支招

超募之後,“閒錢”怎麼投?禾邁股份的方案今日引起一片討論聲。公司稱根據公告《關於使用部分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同意公司及其子公司在保證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募集資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最高不超過人民幣45億元(含本數)的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用於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有保本約定的投資產品(包括但不限於保本型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協定存款等),使用期限不超過12個月,在前述額度及期限範圍內,公司及其子公司可以循環滾動使用。該決議自董事會、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之內有效。

大量資金的閒置並不合理,躺在公司賬上吃理財利息,顯然是資源浪費,如何纔是最優處置?

在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看來,一是允許公司用超募資金回購股票。這是因爲IPO時要求發行新股不低於25%,但上市後只要求社會公衆股不低於25%,而社會公衆股包含一部分尚在鎖定期內的非實控人或董監高持股,因此大部分公司會有些回購空間;另外可以擴股到4億股以上,這樣社會公衆股的比例可以從25%降到10%以上,有了足夠的回購空間。

二是允許公司用超募資金認購公募的網下戰略配售基金,用於其他公司IPO。網下戰略配售基金風險相對較小,上市公司可以在風險較小的情況下獲得較高收益,資金也可以再度回到市場去支持其他公司的IPO發行,也算是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了。

IPO超募增厚投行收入

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最近超募的IPO項目比較多,能直接增厚投行收入。

一位資深投行人士表示,“投行保薦承銷收入一般按比例收取,超募代表募集資金多了,投行收取的費用自然更多。投行承銷費率是不定的,一般來說,大項目的議價權更高,競爭更激烈,投行收取的承銷保薦費率相對較低,但總收入不會太低;而小項目的費率相對較高,這也是一直以來的規律。”

根據星礦數據,今年以來統計的266家IPO項目中,有的承銷保薦費率低於1%,有的則超過15%,平均費率在6.79%,費率中位數在6.82%。比如,今年承銷保薦費率最高的是久盛電器,由招商證券擔任保薦人,預計募資4.68億元,超募規模1.57億元。

在超募規模超過10億的24家IPO項目中,“最貴新股”之一百濟神州的承銷保薦費用是最高的,達到4.72億元。但由於項目大,投行的保薦承銷費率約爲2.13%,費率較低,並由高盛高華證券、中金公司進行保薦。

禾邁股份雖然超募規模最多,保薦承銷費1.42億,費率並不高,約爲2.54%,,即投行每募集十億資金收取承銷保薦收入約2537萬元,由中信證券保薦。

中信華泰中金超募項目最多

前述24家超募規模超過10億的IPO項目中,中信證券的項目數最多,分別是禾邁股份、義翹神州、成大生物、中科微至、天能股份、普冉股份,共有6個項目上榜。其次是華泰聯合證券,共有4個項目上榜,分別是海力風電、中望軟件、華蘭股份、華強科技。而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各有3個項目,海通證券保薦了東芯股份、盛美上海、中紅醫療;中金公司保薦了大全能源、戎美股份、百濟神州-U。

此外,中信建投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招商證券、國金證券、國元證券、高盛高華證券、西部證券均有一個項目上榜。

今年以來截至12月19日,在IPO承銷保薦方面,“三中一華”繼續保持領先格局,4家IPO承銷金額總和達2505.70億元,幾乎佔據今年IPO募資額(5225.90億元)的“半壁江山”。具體來看,中信證券在IPO承銷項目數、承銷規模及收入方面均穩居行業第一。

在IPO承銷項目數方面,除了中信證券外,中信建投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聯合證券IPO項目均超過30家,位居行業第二至第四位,前十還包括民生證券、國泰君安、中金公司、安信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

在IPO承銷規模上,中信證券以828.75億元位居行業第一,市場份額達16.03%;中金公司在規模上與中信不相上下,承銷規模821.02億元,市場份額15.88%。其次,中信建投證券、華泰聯合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的承銷規模均超過200億。

在承銷收入方面,“三中一華”遙遙領先,今年均創收超過20億,尤其是中信證券實現IPO承銷收入41.43億元。而海通證券、國泰君安、民生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的承銷收入均超過10億元。

隨着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北交所成立建成多層次資本市場,投行業務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相比於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的發行難度更大,流動性不夠充裕,北交所專項基金沒有其他板塊那麼多,因此買方投資者話語權更大。”前述投行人士表示。

前述投行人士補充道,“每家投行都重視承銷。市場上買方投資者太多了,而投行的人員配備並不多,找到適合某類項目的投資者是很困難的,溝通項目比較低;而且每家投行的儲備項目並不多,即使是頭部券商也就儲備50多個項目,因此依靠市場化發行。但總的來說,投行主要看項目,項目標的好,處在新興行業,那麼買方就會更加感興趣,也就不愁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