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創投活水要來了

振奮一幕來了。

今天(3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全國兩會經濟主題記者會上透露,國家正在推動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氫能儲能等前沿領域,吸引帶動地方、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基金存續期達到20年。

“航母級”引導基金即將誕生,這無疑給創投行業帶來難得的活水。

“創業投資的特殊作用和戰略位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一位創投大佬感嘆。冬去春來,中國一級市場是時候向上走一走了。

1萬億元

巨無霸母基金正式宣佈

揭開面紗。

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將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通過市場化方式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適當兼顧早中期中小微企業,支撐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生物製造、具身智能、6G等,也均在投資領域之內。

鄭柵潔表示,要聚焦硬科技,堅持長週期,提高容錯率,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投向科技型的企業。同時完善併購重組、份額轉讓等政策,鼓勵發展併購基金等。暢通創業投資的退出渠道,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的投資,實現技術鏈、產業鏈、供應鏈的市場化重構。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存續期達到20年,這意味着較一般的股權投資基金更長。

要知道,科技創新項目轉化週期長,從實驗室成果到產品商業化,往往需要歷經多年甚至數十年的打磨。此般長存續期設計,可使基金長期陪伴企業成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設立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將有力解決科創企業發展初期普遍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更好發揮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今年以來,創投行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

3月5日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到“健全創投基金差異化監管制度,強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同一天,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的通知》,將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範圍擴大至試點城市所在省份。

緊接着,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中,再次明確支持發展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加大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的股權融資支持力度,強調優化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募投管退”制度體系。

稍早之前,國務院辦公廳1號文《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重磅發佈,這也是首個國家級政府投資基金指引文件。

如是種種,令人期待。

創投行業開始回暖

迷霧漸漸散開。

回顧下來,創投行業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募、投、退在過去一年不同程度地下滑。清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2024年募資新募集基金數量和規模分別爲3981只,1.44萬億元,同比下滑43.0%、20.8%。募資難的低迷情緒仍然籠罩在大部分投資機構上方。

投資方面,2024年投資案例數共8408起,剔除極值案例後披露金額6,036.47億元,同比降幅分別爲10.4%、10.3%,與前三季度相比進一步收窄;退出上,2024年共發生3696筆退出案例,同比下降6.3%,VC/PE的退出心情依然十分迫切。

時至如今,國資成爲一級市場的絕對主力,去年行業全年投資6000億,國資機構的直投出手佔到了57%,而且比重還在上升。如今市場C輪、D輪到F輪幾乎全是國資的錢,國資領投愈發常見。

長久以來,獨角獸企業不僅是高成長性創新企業的代表,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創新能力和創新生態的重要標誌,更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近年來,國家領導人和中國政府在多個重要場合表達了對獨角獸企業的深切關注於支持。

但種種因素之下,中國獨角獸版圖也迎來深刻調整。清科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共263家,總估值約4.19萬億元人民幣,新晉獨角獸數量減少。

來到新的一年,創投行業開始有了回暖跡象。

年初,DeepSeek-R1大模型的發佈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風暴,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在春晚上完成一場精彩表演,還有票房創下全球動畫片歷史記錄的《哪吒2》......如此種種,拉開了華爾街重估中國科技股的序幕。

產業興則經濟興,地方新興產業競賽也吹響了號角。印象深刻的是深圳,一天內接連發布4大產業政策,繪製出了未來2-3年深圳在人工智能及其終端、具身智能、瞪羚和獨角獸企業的全景圖,力度震撼。

VC/PE們開始活躍起來。“記憶中,2021年是國內創投行業刷新紀錄的一年,那年募資2.2萬億,投資也是一萬多億。那是行業最內卷的時候。而最近,這種相似的感覺又回來了,頭部機構忙碌起來,積極起來,比拼起來,不像過去一段時間裡那般佛系。”一位創投大佬分享他的體感。

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樣:募資上,如這一次萬億元規模的國家級引導基金即將誕生;VC/PE正忙着出差調研項目、投早投小投科技;退出上,港股IPO正掀起熱潮,A股IPO似乎也在等着開閘。

目之所及,中國創投行業來到一個拐點。

“須知道,創投行業的發展對中國至關重要。”正如前海母基金董事長靳海濤所言,雖然創投行業面臨挑戰,但是有中央的支持,有中國發展的大趨勢,我們終將等到下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