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經濟運行亮點|山西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

山西錨定“兩個基本實現”目標,紮實推進國家賦予的試點任務和省重點領域改革“後半篇文章”,推深做實小切口改革,改革的力度、深度、廣度明顯增強。

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持續深化。完成國家能源保供任務,推進“五大基地”建設和能源產業“五個一體化”融合發展,完善煤炭產銷儲運體系,深化煤層氣體制機制、電力市場化等改革,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能源互聯網等改革,能源產業綠色轉型邁上新臺階。

產業轉型促進機制不斷完善。聚焦製造業振興升級主攻方向,推進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和特色專業鎮建設,深化文旅康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營商環境改革深入推進。實施營商環境3.0版改革,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集成改革和政務服務改革,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開展經營主體倍增行動,推進常態化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試點,市場主體和羣衆辦事更加便捷。

國資國企改革進入新階段。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健全以管資本爲主的國資監管體制,推動省屬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推進國有資本數智化管理、國有企業創新體系效能提升等改革,強化國有企業核心功能和使命擔當。

財稅金融改革穩步開展。建立省級財政大事要事保障機制,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完成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市縣一體化運營改革,推進城商行和農信社改革,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

創新生態加快優化。一體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人才強省、科教興省戰略,深化重點科研項目攻關“揭榜掛帥”改革,推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建設懷柔國家實驗室山西基地,完善省校合作和柔性引才機制,創新創造活力不斷增強。

區域開放共建集聚新動能。完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對接機制,提升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平臺能級,推廣自貿區改革經驗,健全山西中部城市羣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實施“政府+鏈主+園區”招商改革,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生態領域改革縱深推進。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有序推進碳達峰山西行動,實施“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治理和“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機制,開展汾河、桑乾河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健全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