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健康》15個方法讓大腦靈光一輩子 失智不上身

15個方法讓大腦靈光一輩子,失智因子無處能絡角生根。(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研究,人類的腦細胞活性在20歲左右來到顛峰,接着隨着年齡增長,大腦內部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和促進腦細胞活化的營養素,都會逐漸減少。功能腦神經專家李政家博士指出,「身體出現任何情緒或病痛,大腦都會先知道;不只如此,絕大多數的疾病,會從大腦變弱、退化、失能等隱而不顯的蛛絲馬跡中看出端倪。」因此,在超高齡社會來臨之際,養護身體健康的同時,務必強化並維持腦力,才能期待有尊嚴而行動自如的健康餘命。

●健康腦 必備4要素

想要讓大腦不隨年齡弱化,儘量維持其活化年限,下列4要素最好能牢記並實踐:

1.強化腦細胞粒線體 排除干擾

粒線體提供腦細胞活動所需能量,但電磁波與藍光、環境荷爾蒙、加工食品等,都會直接影響粒線體產生能量的效率。李政家博士建議,日常要多接觸大自然和陽光、控制3C使用時間、注意挑選品質優良的生活用品,儘量抵銷科技與環境對大腦細胞的直接傷害。

2.提供大腦神經足夠養分

李政家博士強調,大腦所需的主要基本養分是氧氣和葡萄糖,而大腦細胞膜主要由油脂組成,足量攝取優質油脂,就能強化大腦細胞連結,讓頭腦不「生鏽」。

3.持續給予刺激活化

大腦的運作必須透過持續不斷的外界刺激,讓各種身體感官接受大量訊息後,傳遞到大腦,進行整合再做出適當反應。因此給予更多元頻繁而具挑戰性的刺激,越能活化腦力。

4.充足優質睡眠 讓大腦關機→重啓

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指出,睡眠是大腦清除廢棄物的最佳時間點,「近期醫學研究發現,睡眠障礙不僅是阿茲海默症的精神行爲症狀之一,有些患者在發生失智症之前幾年,就開始出現睡眠問題,因而推論:睡眠障礙可能是失智症的先驅症狀,甚至是危險因子之一。」

●活化腦力 15個做得到的日常方法

劉秀枝醫師強調,怕流失腦力而失智,「日常多閱讀、多動腦、多遊山玩水、歡聚共餐,就能防失智。」下列綜合專家學者建議的15項生活習慣,可做爲日常實踐腦力活動的參考:

(資料來源/飛鬆省三《十五個活化大腦的好習慣》遠流出版、長庚科大高齡健康照護團隊《健康老化》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圖)

日本腦研臨牀神經生理學教授飛鬆省三解釋,像是運動搭配動腦的「雙重訓練任務」,舉例來說,可以一邊使用跑步機或做上下踏臺運動時,一邊從100不斷減7、做系列減七法計算;或是2到3人一組,一邊跑步,一邊玩文字接龍,都能鍛鍊感官與頭腦的協調能力。

除此之外,確實清潔口腔與牙齒,非常重要卻常被忽略。一項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表明,口腔細菌可以從口腔移動到大腦,釋放出稱爲牙齦蛋白酶的物質,可以破壞神經細胞,進而導致記憶力減退,最終導致失智症。

大腦「用進廢退」,因此想要年齡增長,腦力卻不隨着弱化,就要謹記:「大腦越用越靈光」的準則。劉秀枝醫師提醒,像是旅行能增加多元認知,運動能帶來健康長壽;平日多動腦、多活動、多做家事、多與人互動,絕對可以降低失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