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健康》寒流天冷就頭痛 5招化解!這些痛法恐中風

寒流天冷就頭痛,專家提出5招預防並化解疼痛,但遇到這些情況恐是中風,需快就醫。(示意圖/Shutterstock)

今年最強寒流南下,中央氣象局指出,全臺溫度將下探到攝氏10至12度,最冷期間會落在週日至週一清晨。許多人即使沒有出門吹風,坐在家裡也覺得頭部悶痛。腦神經科學博士醫師鄭淳予指出,天氣變化所引致的頭痛,除了因低溫導致血管收縮之外,也會引發神經不正常活化,強化了身體對疼痛的感受。

●避免溫差刺激 5招減緩身體劇烈反應

氣溫驟變時,會使血管快速收縮、擴張,因而刺激血管上的疼痛神經,就容易引發頭痛。東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錫銘醫師指出,雖然天氣變化或壓力增加確實可能引起頭痛,但多半是因爲本來就是慢性頭痛如偏頭痛的患者,遇到天氣變化纔會增加頭痛發作的風險。

鄭淳予醫師建議,如果本就屬易頭痛體質,建議在天氣變化前就做好準備,注意5個重點:

1.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

→先在室內把圍巾、連帽外套或帽子穿戴好,避免頭部接觸冷空氣。

2.洋蔥式穿着

→善用圍巾,除了頸部保暖,風大時可拉起蓋住頭部與耳朵。

3.生理性保暖法

→隨身帶保溫瓶裝熱飲,開水最好,可暖身並舒緩因寒冷導致的收縮痛。補充水分也能避免血液濃稠,維持循環順暢。

4.適時伸展運動

→天冷也會導致肌筋膜緊繃攣縮而帶來的疼痛。伸展運動的重點在頭頸、肩腰背與四肢,促進血液循環,室內即可做。

5.避免刺激性飲食

→酒精、麻辣等刺激性飲食會誘發神經不穩定,導致頭痛。有頭痛體質者要儘量避免多吃薑母鴨、麻油雞等進補食材。

(資料來源/腦神經科學博士鄭淳予醫師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圖)

●這些頭痛恐是急症警訊

不過天冷時頭痛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中風發作前的警訊。尤其溫差最易造成血管收縮合並血壓高低起伏,血管狹窄或曾經腦中風者,在天冷時更容易因血管收縮造成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都會造成頭痛。

(資料來源/臺灣腦中風醫學會)

醫師提醒,寒流肆虐的日子裡,如果頭痛的感覺伴隨噁心、嘔吐、發燒、頸部僵直、手腳麻木無力、走路不穩、視力模糊或複視、嗜睡昏迷等狀況,都不是單純頭痛,務必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