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因素帶動消費 元月刷卡金額衝第3高

金管會統計,1月32家信用卡髮卡機構的總流通卡數約5880萬張,月增1.17%、年增3.8%,總有效卡數約3789萬張,月增0.32%、年增5.46%。循環信用額度約1065億元,月增0.28%、年增2.21%,簽帳金額約3852億元,月增達11.43%、年增達21.82%。

1月信用卡簽帳金額衝上3852億元,僅次於2023年6月的5281億元、2022年7月的4079億元,改寫同期新高、歷史第三高。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指出,前二高紀錄均有適逢繳稅季的刷卡繳稅帶動,若排除繳稅季因素,則今年1月實爲歷年新高紀錄。

林志吉認爲,除了民衆日益習慣刷卡消費外,適逢元旦連假、學生寒假及鄰近春節連假等3因素,帶動民衆聚餐、採購及海內外旅遊需求升溫,爲1月信用卡簽帳金額再創佳績主因。此外,另有2家銀行保費遞延入帳,同步拉擡1月簽帳金額。

林志吉指出,觀察民衆單月簽帳金額有逐漸變高趨勢,過往達逾2500億元即算高檔水準,但去年起須逾3000億元纔算高,無論是爲享受延遲給付或相關優惠紅利,均顯示民衆已逐漸習慣使用信用卡支付,特別是已養成刷卡繳稅習慣。

電支業務的儲值卡方面,截至1月底總流通卡數約1.77億張,月增0.71%、年增達10.81%,消費總卡數1384萬張,月減1.77%、年增2.37%,消費總金額63.4億元,月減3.4億元或5.09%、年增2.4億元或3.93%。

電支帳戶截至1月底總使用人數約2746萬人,月增1.22%、年增達22.92%。代收實質交易金額148.5億元,月增0.61%、年增達26.6%。辦理國內外小額匯款金額152.2億元,月增7.71%、年增5.26%,收受儲值款項金額287.1億元,月增8.59%、年減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