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北富銀資深副總吳傳文:五大趨勢爲資產加磚添瓦

臺北富邦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吳傳文於「2023富邦財經趨勢論壇年中場」表示,投資人可以留意五個已經開始嶄露頭角的趨勢,包含低軌衛星、電動車、AI浪潮、印度崛起及錢進東洋,從中發現新的投資機會,例如連結太空衛星指數、電動車指數與全球鋰指數的商品以及伺服器、軟體服務、印度及日本相關類股等。

趨勢一:低軌衛星。低軌衛星過去主要運用於軍事和國防上,隨着衛星小型化及有效載荷系統不斷進步,以及低軌火箭運載成本下降,正快速朝向商業化發展,主要應用以觀測、通訊爲主。資策會MIC預估,在SpaceX、OneWeb等新興衛星服務業者加速下,到2030年每年將發射超過1,700顆衛星。目前美國、中國及歐洲都積極推動相關的政策以及資源輔助,而美國無疑是目前低軌衛星產業中的佼佼者。預估至2029年,全球已發射的低軌衛星將有88%將由美國所發射,中國及歐洲國家則緊隨其後。據資策會預估,全球衛星產業規模2030年將達到5,022億美元,低軌道衛星顆數預估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

趨勢二:電動車普及。2023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預估年成長33.7%至1,390萬臺;2022年全球電動車市佔率中,以中國遙遙領先(64%),歐洲次之(24%),美國第三(9%)。而隨着對地球永續議題的關注,及全球各方對加速淨零排放的努力下,預期2035年之後,電動車銷量對比一般車佔比將過半數,2040年全球車輛銷量將上升至7300萬臺,其中61%是電動車。其中,投資人可以特別注意固態電池的發展,目前各大電池廠都致力於固態電池的研發,固態電池可將電動車的續航力提升一倍,大幅縮減充電時間及重量,且無起火的風險,體積能量密度較液態鋰電池提升70%以上,預估固態電池年均複合成長率將達37.8%。

趨勢三:AI浪潮。近期最夯的議題非ChatGPT莫屬,其透過生成式AI方式、快速處理大量資料,並生成創新且有意義的內容根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BI)報告指出,生成式AI市場可望迎來爆發性成長,在未來10年內從4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成長至1.3兆美元。短期內,因訓練AI系統所需基礎設施的需求推動下,建議投資人短期內可以聚焦AI的基礎設施硬體部分,如伺服器、儲存等產業,中長期則可聚焦於軟體及服務,如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數位廣告、專業的生成式式AI 助手軟體等。

趨勢四:印度崛起。印度是第五大經濟體,預計很快就會成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政府對於加速其經濟成長不遺餘力,自1947年廢除種姓制度後,種姓隔閡逐漸消除,激發出更多人力潛能,此外也推行「印度製造」,電子產品出口金額呈現跳躍式成長,2023 Q1出口額達28.62億美元。而近年的美中貿易戰加快了印度取代中國在美國的市場地位,而大量且低廉的勞力更讓印度有望成爲下一個世界工廠,印度企業的獲利前景可期,股市爆發力強。投資人可關注追蹤MSCI印度指數及印度NIFTY50指數相關產品,預估MSCI印度指數今明兩年的EPS複合成長率達17%。

趨勢五:錢進東洋。日本東證股價指數(TOPIX)在6/16上漲0.6%,收2127.18點,創下自1990年8月、泡沫經濟破滅以來的最高水準,這讓其今年表現贏過了標普500指數。且因爲下列兩因素讓日本企業投資價值廣受關注:一爲東證指數股價淨值比1.3倍,低於道瓊歐洲600的1.7倍以及美國標普500的4.05倍;以及東證指數企業在2022年底持有現金134兆日圓,較10年前成長一倍。此外,日本央行持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日圓走軟,進一步推動東證指數上揚。東京證券交易所近期也呼籲股價低於帳面價值的企業,制定資本改善計劃,提高股價淨值比,因此帶動庫藏股回購潮,累計今年前5個月金額約5.16兆日圓。另日本政府鼓勵廠商迴流與就業市場改革,國內的投資意願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