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元月減碼359億
金管會統計,2024年金融三業全年減碼臺股近4,000億元寫近年最大量,尤以壽險業爲主力,2025年1月壽險業賣股力道,更抵銷了銀行業回補量,使金融三業續減碼359億元。
金融圈認爲,壽險業今年仍以實現股票資本利得爲重心,既能衝獲利,拉股價,還可增股息一舉三得。
爲何壽險業近年積極賣股?一家金控主管觀察有三大主因,一、2023、2024年臺股均有雙位數的驚人漲幅,壽險業透過減碼鎖利,獲利、股價、配息全賺,二、2025年川普2.0來襲,政治風險提升,換股或減降持股,可降低風險。
三、2026年接軌後「覆蓋法」走入歷史,壽險業賣股就無法進損益,趁接軌前讓獲利先衝一波。根據瞭解,接軌後,壽險業將會把多數臺股部位轉放OCI(其他綜合損益),避免股票漲跌影響損益,放OCI後,賣股只能增加未分配盈餘,不進損益。
2025年1月壽險業砍股465億元,券商也略減碼18億元,抵銷了銀行業回補124億元,使1月金融三業仍減碼臺股359億元。
一家銀行主管說,2025年初銀行業回補臺股、終結連六賣,應是過了年底資本適足率結算期間,將去年下半年減降的臺股部位逐步回補,以賺股息收入。
銀行業臺股投資,扣除成本後,2025年1月底帳上未實現利益攀升到4,294億元,年增五成,是有該統計數字來最賺佳績,有助提升2025年銀行業淨值與資本適足率。
金管會公佈2025年1月底金融三業國內外股票投資餘額3兆6,244億元(市價列帳)月增0.35%,低於同期臺股漲2.1%,顯示金融業站賣方。據估算,1月金融業減碼359億元,與2024年12月加碼356億元相比,反轉關鍵是壽險業。
2024年12月壽險業續加碼臺股,2025年初就減碼。1月底壽險業持有臺股市值月減0.2%,遠低於同期臺股漲2.1%,推算壽險業單月減碼465億元;2024年12月銀行業續減碼130億元,2025年初才見回補;券商操作則相反,去年底加碼54億元,2025年初則小幅減碼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