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實力攸關國家在世界的地位

中央銀行。(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銀行家》第171期:爲臺灣金融產業裝上翅膀(臺灣金融研訓院)

一個國家的金融實力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國家在世界版圖的地位。正因爲看到許多國家都越來越看重金融業的發展,臺灣有發展區域金融中心的藍圖,也有想要創新的企圖心,如果政府能再幫金融業從跑跳前進改成裝上翅膀飛行,就有機會前往更高的目標!

這幾年疫情、升息、通膨等諸多因素增添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然而面對國際上劇烈變化的政經局勢,政府謹慎因應外,也努力推動金融業的發展,使得臺灣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體質保持穩健,還受到國際信評機構按贊肯定。

臺灣過往金融穩定已做得相當好,金融業獲利也屢創新高,金融業佔臺股市值僅次於半導體,然而近12年間,金融保險業的總營收對GDP貢獻始終在6.36%至6.76%間徘徊,顯示出臺灣金融業雖有成長,但速度比不上科技業;再跟新加坡金融產值佔GDP15.7%相比,可挖掘的新金礦超過兆元以上,仍有待開發的潛力。

臺灣政府對於金融發展已有相當明確的願景,包括臺灣成爲亞洲的資產管理中心、金融科技創新發展重鎮、永續金融典範,讓金融成爲中小企業後盾,推動普惠金融與資安發展等,除了有金融智囊團扮演着金頭腦的角色,現在更需要給予金融業一雙翅膀能加速前進,我們或許也可看看哪些國家爲了擴大金融業發展,爲達成目標而變革,不論是透過政策調整或者是組織變動,增加更多資源配置也是必要的。

因爲一個有效率的金融市場可爲國人創造更大的福祉,這些年來,各國政府紛紛努力尋求提升該國金融業的競爭力,例如新加坡與韓國等,都將建設金融中心列爲重要施政目標,甚至設立專責的金融產業發展部門,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設有「市場發展部」,日本金融廳設有「綜合政策局」與「企劃市場局」,韓國金融委員會更設有「金融產業局」與「金融創新局」等等。也就是說,除了合理的金融監理之外,金融主管機關應有第二顆引擎來加速推動並落實金融產業的新發展。

觀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架構,轄下設有「金融監理部」、「市場發展部」兩大平行單位,兩個看似對立,實則互補的設計。「金融監理部」爲確保市場安定與安全,須以安全與穩健爲施政主軸,但「市場發展部」則爲新加坡尋找金融發展機會,吸引投資與擴大全球影響力爲目標,二部各有明確的KPI。但是當「金融監理部」防弊力道過強,達到有礙市場發展時,「市場發展部」角色會加以平衡,反之亦然。

據悉MAS市場發展部會定期與金融同業公會交流聽取建言,並充分反映市場需求,亦會積極檢視國際趨勢,主動在金融科技、永續金融、金融中心等尋求領先。二部工作職掌立場不同,觀點主張亦常有對立,若遇僵持不下的歧異,則由MAS高層羣或董事會核決,因有共同的目標,過去始終保持良性互動平衡,相輔相成且運作良好。

因新科技發展來勢洶洶,讓各國的金融監理機構感受到相當大的挑戰,這幾年也有不少討論的聲音,金融科技的發展是會對傳統系統帶來破壞還是創新?各種新的虛擬貨幣是一種貨幣,還是一種新的數位資產?各國政府也有不同的想法。

哪些國家是積極應對金融科技的發展?就以CB Insights公佈第六屆2023年度金融科技百強名單中可看到,入選公司有高達43家總部位於美國,其次爲英國的12家,新加坡則以7家排第三。顯示這幾個國家對金融科技發展相當重視,其中投資者對美國金融科技市場的投資額高達360億美元,佔全球520億美元近7成,而英國也投資35億英鎊進行未來科技研究,資源多,創造出的環境也吸引人才前往,看來有政策還不夠,還需要有資源,人才濟濟更能爲產業創新激盪出新火花。(全文請見第171期臺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