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女星真實勵志故事變大愛劇 方宥心爲演林嘉俐苦學手語

飾演林嘉俐的方宥心(中)與本尊林嘉俐以及小嘉俐(朱薇彤飾)一起回家。(大愛電視臺提供)

方宥心飾演林嘉俐。(大愛電視臺提供)

方宥心飾演林嘉俐,打工被客人罵而哭花臉。(大愛電視臺提供)

楊麗音飾演林嘉俐的阿嬤。(大愛電視臺提供)

藍葦華飾演林嘉俐的爸爸。(大愛電視臺提供)

嚴藝文飾演林嘉俐的表演老師。(大愛電視臺提供)

演技派金鐘女星林嘉俐是「CODA」Child of Deaf Adults,亦即父母都是聾人,小孩聽力正常,出生在父母都是聽障家庭的她,真實人生故事被拍成大愛電視臺戲劇《早點回家》,劇情描述林嘉俐從小在外公、外婆家長大,雖不缺愛卻始終缺少一份對家的歸屬感,對於父母是聽障人士這件事情始終無法釋懷,對自己也缺乏一份認同與自信。敏感細緻的特質,加上活潑外向勇於表現自己的天份,引導林嘉俐考上戲劇系,走上演藝人生。經歷外公、外婆去世、母親秀紋中風成爲植物人臥牀5年,還要照顧生活散漫的父親,全劇用人物堆砌,再從中剖析林嘉俐是怎麼找回自信跟回家的路。

將於29日首播的《早點回家》,是第一部拍攝藝人真實故事的大愛劇,由3度入圍金鐘獎的方宥心飾演曾獲金鐘獎女配角獎的林嘉俐,從沒合作過的兩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從小到大都存在着「不安全感」,也努力讓人不要感覺到;方宥心表示,她的切入點儘量不以模仿的角度,而是從探討內心層面爲出發點,呈現出林嘉俐從求學到職場的各種不同面向,以及她在演藝事業一路以來刻骨銘心、深層內心的轉折跟轉念。

劇中運用大量的手語,整個拍攝過程中,都有手語老師隨行協助演員,因爲只要一個小小的手勢角度不對,整句話會可能會是另一個意思。手語老師除了教學,還要事先把劇本「翻譯」成手語劇本,由於手語的字彙、文法與一般人說法方式相當不同,劇中演員在學習與詮釋過程中倍加辛苦,方宥心開拍前3個月就開始練手語劇本,感覺用演4齣戲的精氣神演了這一部戲。

媽媽與阿嬤專業戶的楊麗音飾演林嘉俐的外婆,這次同時把媽媽與阿嬤角色一次演好演滿!劇中生病的女兒都變白髮,楊麗音卻還是一頭烏黑頭髮,不斷染髮的原因是爲了「等女兒醒來」。藍葦華在《早點回家》褪去「最有在地man味」、「國民老公」的魅力,演一個「無聲」勝有聲的好爸爸。藍葦華什麼角色都想嘗試,從未演用手語演過戲,這回特別主動爭取聾人角色,拍戲時有手語老師在場指導,藍葦華經常拍到神來一筆想加戲也能得到及時奧援,一點都沒在怕。陳婉婷跟藍葦華飾演聾人夫妻,兩人用手語溝通的愛,比臺詞更加動容。

客串演出請來老師級的嚴藝文跟王琄,嚴藝文說自己跟林嘉俐一樣是「怕犯錯」的個性,一直到畢業,老師都不斷提醒她在表演上要「大膽、冒險」,這次回到北藝大演表演老師,學生們被嚴藝文的表演「燙」到,連聽嚴藝文說故事,每聽一次就感動得哭一次。王琄演教劇場基礎課程的老師,王琄剛好是方宥心最喜歡演員,拍起戲來特別開心,方宥心邊跟王琄拍戲還能邊充電。此外,「國民媽媽」林美秀、金鐘視後鍾欣凌其實是林嘉俐的閨蜜鐵三角,金鐘編劇徐譽庭、陳慧玲是林嘉俐演藝路上的貴人,戲組也找其他演員詮釋演出,席曼寧、陳霆、蘇炳憲則成了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