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iPMx疫開罐套組」獲首張國際訂單

(工研院開發的「疫開罐套組」,在日本JBP公司和貿聯集團三方合作下,取得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販賣製造許可。左起爲工研院駐日代表楊馬田、經濟部技術處簡任技正戴建丞、日本JBP公司社長篠原直樹、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首席副代表星野光明、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貿聯集團總經理鄧劍華、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啓萬。圖/工研院提供)

臺灣防疫科技取得首張國際訂單,經濟部技術處23日宣佈,以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開發出具優異檢測特性的「iPMx疫開罐套組」已獲得第一張海外訂單,在日本Japan Biotechno Pharma(JBP)和貿聯集團三方合作下,成功進入日本市場,取得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販賣製造合作,即日起在日本全國展開販售,未來更將擴大在海外市場應用,提供在新興國家日本醫院使用。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目前的檢測方式是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qPCR),需要4小時的反應時間,而「疫開罐套組」跳脫傳統PCR龐大加熱模組方式,以創新機構搭配溫度控制技術,有效率地在1小時內得到檢測結果。這個重量只有600公克的疫開罐套組,準確率高達95.8%,可以縮短4倍的檢測時間,較傳統裝置輕巧57倍,具有高精準、高靈敏、高輕巧和高效率四大特點。

經濟部帶頭髮展防疫產業,進入了全新發展階段,在日本藥品及醫療器材的上市許可審查非常嚴格情況下,「疫開罐套組」取得國際訂單及日本製造販賣許可,代表我國的防疫技術具有國際水準且受到國際肯定,有望協助日本強化防疫能量。合作起緣於2020年與日本JBP公司進行「疫開罐套組」臨牀檢體實驗合作,並協助申請日本外國製造商登錄,之後將與日本JBP公司持續強化夥伴關係,將「疫開罐套組」推往歐美及東南亞等國際舞臺。經濟部也支持工研院積極進行次世代機的研發,包括all-in-one的「第二代疫開罐」新機及能同時檢測流感與新冠肺炎的「檢測試劑」,再次展現臺灣的科技與防疫實力,也期待臺日雙方在生醫產業的合作能更上一層樓。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 2020年10月工研院與日本JBP公司展開合作,並於12月完成委託臨牀檢體實驗和代理合約。2021年6月日本JBP公司完成測試,併購入「疫開罐套組」,並於近日取得販賣製造許可,正式在日本市場販售。

日本國土面積是臺灣的10倍大,且土地狹長、人口分散,疫情當前,僅有600公克的「疫開罐套組」可以輕便地送往日本各地投入第一線防疫。在2020年7月國際獨立第三方機構的測試中,與全球60個國家、超過400個實驗室進行盲測,在8個樣品中結果全數正確無誤,正確率媲美國際知名大廠,顯示國內研發之檢測產品具國際水準,有望發揮「輕便、精準」的特色,協助日本強化防疫能量。

日本JBP公司社長篠原直樹表示,JBP致力於抗體和抗原檢測的開發,2020年得知工研院研發的「疫開罐套組」後,就對於這項技術的高水平感到驚豔,看好未來PCR檢測試劑市場的潛力,將可應用成爲日本和世界各地傳染病檢測非常有用的產品,因此在跨越高難度的日本厚生勞動省醫藥品審查門檻下,終於在日本市場上市。「疫開罐套組」就像「移動檢驗室」,未來將可應用於中小型醫院、診所、大學醫院的手術室和急診室,或透過家庭醫師的檢測及診斷獲得安全感,未來更計劃將產品銷售給有需求的新興國家和海外的日本醫院,希望造福更多民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