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蕭條卻豪賺百億千億,他們一個比一個狠

越是絕境,越要清醒。

文丨華商韜略 志澤

1997年9月18日,日本靜岡縣。

年邁的和田一夫走入當地法院,正式遞交了企業破產申請。

他曾是不可一世的日本“零售皇帝”,他創立的八佰伴在巔峰時,手握全球40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超過5000億日元。如今,他是身背鉅債,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日本經濟泡沫崩潰,消費萎縮的時代,不少消費巨頭都像和田一夫一樣破產,“低慾望”成了日本社會代名詞。但沉舟側畔,也有人化危爲機,成爲逆流而上的勝者。

【重朔生意模式】

1992年,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遭到廣島銀行的“資金斷供”。行長勸他:

“你們的門店不少了,該收手了。”

這一年,日本經濟泡沫炸裂,該行多家貸款企業倒閉,行長覺得,優衣庫也撐不了太久。

另一邊,消費趨勢也在劇變。

1985年廣場協議後,日元快速升值,購買力增強,日本消費者狂買全球奢侈品。最瘋狂時,日本九成的女性擁有一件LV,近六成女性擁有一件Prada。

但1992年,日本服裝市場規模急轉直下,增速從1991年的7%左右,猛降到-7%。日本媒體形容,國民正從“宿醉”中醒來。

此後,日本的服裝市場規模,幾乎是以每年5%的速度快速萎縮。

柳井正的日子也不好過。

原本就主打低價休閒裝連鎖的優衣庫,從1984年首店開業以來,增長勢如破竹,但經濟危機後,其低價優勢也不靈了。新店千葉綠市開業當天,柳井正興沖沖地到現場助陣,卻看到店內一個客人都沒有。

此後4年,優衣庫的新店一再遇冷。1996年到1998年,優衣庫連續三年下調業績預期。

在情況最嚴重的北海道店,柳井正哀嘆:

“這裡竟然一件衣服也賣不出去!”

事態緊急,柳井正立即展開拯救行動。

他出資100萬日元,讓優衣庫在全國報紙上刊登廣告,向公衆徵集,你們對優衣庫究竟不滿在哪裡?

一萬多條反饋,幾乎都在說優衣庫產品質量差,便宜沒好貨:“運動衫洗一次就開線。”“T恤洗一次領口就鬆了。”

還有消費者說自己買了優衣庫的衣服怕丟人,特意把標牌剪掉。痛定思痛,柳井正立即行動:

保持低價,但提升品質。

先是大力優化供應鏈,錘鍊出一支最能打的供應商隊伍。

過去,優衣庫的服裝委託給中國代工廠生產。當時,這些工廠人力成本低,產品便宜,但質量一般。不少商品在門店賣不出去,最後只能進一步降價處理。

柳井正的辦法是,優勝劣汰,重整供應商。優衣庫在中國的140家供應商,被他裁到只剩40家,確保留下的供應商響應快、品質好,能跟着品牌打硬仗。

而且,對留下的供應商,他也要派人盯着。

日本紡織工業衰落後,一批熟練工人面臨失業,柳井正便招來這些工人,到中國代工廠協助生產。

品質提升的同時,柳井正意識到,面對新的消費形式,管理上也要變革:要把領導者的權力拆分出去,讓業務團隊更能打快仗、靈巧仗。

他先是在總部搭建一支決策團隊,負責優衣庫的戰略制定:“這批人頭腦比我好,總能產生思想交鋒,這比我一個人拍板的方式好太多。”

與此同時,柳井正也下放總部權力。過去,優衣庫門店的商品陳列、進貨運營、宣傳營銷全由總部拍板。現在,門店店長可以根據門店情況,全部自行調整。

爲了激勵店長,薪酬體系也被重新改革:過去店長收入盯着集團業績看,現在則看個人考覈,誰把門店做好,誰就能拿高薪,最高1000萬日元。

從品質到管理完成一遍重塑後,柳井正開始帶領優衣庫構建更具差異化的核心價值:打造自己獨有的王牌產品。

他盯上了當時的熱門產品搖粒絨衫。這種面料比羊毛抗寒,而且輕盈、好清洗,但由美國企業壟斷。

柳井正下定決心,要把搖粒絨的價格打下來。

深入瞭解這個產品供應鏈之後,他設計出一套最能降低成本的生產路徑:在日本買原料,在印尼初加工,在中國製成品。

過去,日本人要買一件搖粒絨衫,動輒萬元,但經此改造後的優衣庫搖粒絨衫,將價格直接做到了1900日元一件。

上市第一天,新產品直接賣爆。日媒感嘆:

優衣庫賣瘋了!

2000年,柳井正一年賣出了2600萬件搖粒絨衫,比預期高出一倍多。

一系列改革後,優衣庫開始了更加迅猛的增長。此後,柳井正帶着低價、平民的優衣庫持續擴張,並從日本走向世界,很快成爲全球服裝領域的新一極。

2009年,柳井正以5795億日元身家成爲日本首富;2022年至今,柳井正又蟬聯日本首富,最新身價已接近六萬億日元。

2023財年,優衣庫創造了2.77萬億日元(約1270億人民幣)收入,2962億日元(約136億人民幣)利潤。目前市值接近14萬億日元,約合6400億人民幣。

從第一家優衣庫門店至今,只用40年,柳井正就從零開始成爲世界第三大服裝零售商,而且還在進一步擴大着戰果。

【保持主動進攻】

1992年,60歲的鈴木敏文正式接任伊藤雅俊,擔任伊藤洋華堂集團社長,執掌便利店品牌7-Eleven。

他面對的,是一個走下坡路的市場。

八十年代,日本新增便利店如雨後春筍,鈴木敏文說:“這是便利店在日本紮根的十年。”

但泡沫經濟破裂後,零售業遭受重創,超市、百貨商場、便利店……所有玩家都在考慮轉型,或打價格戰。

最嚴重時,日本一年關閉了超2000家便利店。有日媒喊出,便利店的飽和時代已經到來。

但鈴木敏文對內表態:“我從不考慮以價格取勝,只要我們能滿足消費者需求,便利店就還有空間。”

鈴木敏文認爲,像其他零售企業一樣,大打價格戰,在同類產品裡內卷只能是死路一條,7-Eleven只有一條路可走,不斷研發完美的商品,超出消費者認知。

鈴木敏文說:“只要我們創造新的產品價值,就能避開九成的市場競爭。”

比如飯糰是便利店的經典品類。當時日本便利店的主流飯糰是100日元一個,還經常降價。研發人員勸鈴木敏文:“我們要不要做更便宜的飯糰?”

但鈴木敏文決定把飯糰做精緻,他推出鮭魚飯糰,一個賣160日元,反而大受歡迎。

再如,鈴木敏文看到,過去便利店只有罐裝咖啡,女性不怎麼喝,於是他力推門店都安一個現磨咖啡機,吸引更主流的消費者。

這個決定讓7-Eleven在一衆便利店品牌中,多了一款獲客利器。

而“不好吃”的產品,賣得再好,鈴木敏文都堅持斃掉。

7-Eleven曾研發一款紅豆糯米飯糰,問世後人氣頗高,只有鈴木敏文不滿:“飯糰應該蒸制,你們用鍋煮,根本就不軟糯!”

另一款人氣產品炒飯,鈴木敏文一次午餐嘗後大怒:“你們的炒鍋不夠熱,飯粒都黏在一起,這根本不是炒飯!”他當場通知負責人,做不出地道炒飯,這產品就永久下架。

在鈴木敏文看來,兩款產品犯了“賣方視角”的毛病,對消費者來說,如果飯菜味道不如在家烹飪,那我爲何要去便利店消費?

產品以外,鈴木敏文還堅持,做零售決不能等待消費者上門,必須主動創造需求,向市場發起進攻。

便利店既然叫便利店,那麼就應該提供一切有關生活便利的服務,而不應該只賣食品。

比如鈴木敏文曾堅持將ATM機搬入7-Eleven門店,方便消費者。這一決定遭到內外一片反對,日媒報道稱,現在銀行都在破產邊緣掙扎,7-Eleven想要蹚渾水是癡心妄想。

也有銀行董事長找到鈴木敏文:“希望你能懸崖勒馬。”

等到ATM安裝完成,不僅取錢顧客排起長隊,還帶動了7-Eleven的銷售額。僅用三年,其ATM業務就實現盈利。

在鈴木敏文推動下,7-Eleven還上線了很多看似與零售無關的便民服務。比如,能複印身份證明,能繳納水電煤氣費。顧客可以在等待時喝咖啡吃便當,並享用免費網絡。

在擴張節奏上,鈴木敏文也頗具心機。

一方面,他要求7-Eleven必須開好每家店。

他說:“經營不是數字遊戲,濫設開店指標,是走邪路。便利店真正的目標,是店鋪品質。”

另一邊,他要求必須密集開店,用多家門店狂轟亂炸式的品牌戰,打入消費者心智。

一句話,要又多又好,先要好,再要多。

這讓7-Eleven逆勢大舉擴張。2007年,7-Eleven門店數超越麥當勞,成爲全球最大連鎖品牌。

如今,7-Eleven已是全球第一大便利店品牌、第四大零售商,2023年營收達到11萬億日元,利潤達到5000億日元,最新市值接近4.7萬億日元,約合2180億元人民幣。

【留住消費者】

1993年,唐吉訶德創始人安田隆夫第一次感到寒氣。

從1991年開始,日本零售業掉頭向下,全國商品零售額從增長8.7%一路掉到1993年的負增長2%。

唐吉訶德所處的折扣零售店賽道,競爭也格外激烈。

此前,日本零售業霸主大榮集團大搞折扣店,接連仿照沃爾瑪、開市客模式成立了多個品牌,卻在經濟泡沫破裂後陷入連續虧損。

從大榮的失敗中,安田隆夫看到折扣店的軟肋:

供給!

折扣店的貨源一般是臨期食品、次品或淘汰尾貨。這些產品價格便宜,但難以調動消費者的長期熱情。

大榮集團的商品種類不多,且同質化嚴重,買來買去都是那幾樣,毫無新鮮感;而中小折扣店的缺貨嚴重,體驗極差。

要做站得穩的折扣店,就要找到最好、最多的便宜貨源。

安田隆夫祭出一套辦法,先是對優質供應商全力傾斜資源,貨款一律以現金結算,且賬期不超過三天!

這意味着,唐吉訶德面臨極高的資金週轉壓力,但也有一個好處,搶在對手前頭,優先拿到業內最優質的貨源。

其次是發動全員的創造力。在唐吉訶德門店,每個區域負責人都可以自主選擇進貨商品,甚至直接拿着公司預算採購。安田隆夫還特意設置獎項,如果店長能讓周圍的對手門店關門,總部直接獎勵金牌一枚。

這造成一個奇異景象,一個連鎖零售店,每一家的商品、價格都不一樣。

最後是發力自主品牌,填補缺口,這與優衣庫做自主產品類似。2009年,唐吉訶德正式研發自有品牌,到2022年,其本土自有品牌銷量已佔總銷售額的15.3%,覆蓋1200多種商品。

有了便宜且更優質與多樣化的商品,安田隆夫還設計出一套業內絕無僅有的銷售戰術,進一步拉動銷售。

他要求唐吉訶德門店,商品組合必須是六成的常規商品,四成的折扣商品,折扣商品還必須擺在顯眼位置,而且要塞滿貨架,越多越好。

甚至,唐吉訶德每年都舉辦“陳列鐵人”比賽,比賽項目就一個,看誰能在貨架上塞更多貨。

曾有員工違反要求,將折扣商品放在後排。怒火沖天的安田隆夫召集所有店員,當場點燃一張萬元大鈔:

“我是不是很荒唐?但你們更荒唐!我只損失了一萬元,你們這麼做會損失幾十萬!”

此外,他還給折扣商品搭配上最浮誇的文案。

安田隆夫在每個門店都設置一個專業部門,負責畫廉價商品的營銷海報文案五花八門,但核心就是一個便宜:“絕對低價,壓倒對手!”“貴一塊,我們就退錢!”

安田隆夫說:“零售不是做賣場,而是做買場,海報就是我們寫給顧客的情書。”

他還爲唐吉訶德寫了主題曲,歌詞寫道:

“先來先得,夢幻世界,來唐吉訶德容易上癮,衝動地買了後但又感覺賺到了。”

以上種種,形成一個怪象:消費者來唐吉訶德,商品擺放凌亂、定價毫無規律,與其說是購物,不如說是探險。

對比其他折扣店,唐吉訶德的體驗反而令人無法抗拒。唐吉訶德也因此逆勢增長。

1998年,唐吉訶德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到2023年,唐吉訶德創下1.94萬億日元營收,662億日元利潤。

唐吉訶德的最新市值約爲2.5萬億日元,約合1100億人民幣,已是日本第四大零售品牌,僅次於7-Eleven、永旺和優衣庫。

【找回名字】

“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名字。”

2001年,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火遍全球。導演宮崎駿在片中強調,人要遠離魔法,找回自己的本名,暗喻泡沫破裂後,無慾望社會的年輕人應遠離喧囂,重新振作。

對消費下行週期下的日本企業來說,也是這個道理:

忘掉繁榮時代的擴張欲、浮躁感,找回自己的生意本質。

安田隆夫曾感嘆,八十年代,日本的折扣店成千上萬,但這些小老闆缺少恆心,稍有成績,馬上去炒房、炒股,而不是繼續精進業務,結果全折在危機裡。

覆盤消費下行時代,成功突圍的日企,它們的共性是:

絕對重視消費者。

甚至消費者變得消極、慵懶,也能挖出新增長點。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催生了規模龐大的單身經濟,年輕人們消極躺平,對現實世界失去熱情。

但作爲人,最基礎的物質需求還在。

於是,九十年代以來,日本平價餐飲大受歡迎,食其家、吉野家的一人份牛肉飯走紅全國;便利店的小份快餐同樣大賣。

這些成功企業來自各行各業,但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主動改變,重新定位自己的市場與運營。

對國內企業家來說,最好的經驗莫過於此:

所謂的迎合時代,其本質還是,迎合時代中的消費者。

消費者爲什麼選擇自己?

這,纔是企業的“本名”。

【參考資料】

[1]《一勝九敗》 柳井正

[2]《零售的哲學》 鈴木敏文

[3]《我的唐吉訶德人生》 安田隆夫

[4]《日本折扣業態的最優解——解析唐吉訶德》 啓承資本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