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新動能較快成長

(原標題: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新動能較快成長)

人民網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許維娜)國家統計局17日公佈多項宏觀經濟數據顯示,5月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生產穩定增長,需求持續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國際收支平衡,新質生產力穩步增長,轉型升級持續。

“5月份,隨着宏觀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以及‘五一’假期和外需回暖的帶動,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並延續了回升向好的態勢。”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運行首席研究員喬寶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5月份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多項指標較4月有所改善,新動能較快成長。

喬寶華表示,5月份中國的經濟運行有三大突出亮點:

一是消費市場穩中有升。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激勵、“五一”節假日效應以及“618”大促提前開啓等多重有利因素帶動,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增速較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0.2%、16.6%、12.9%,增速分別比4月份加快了7.5、3.3、8.4個百分點。

二是工業品價格逐步改善。受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行及國內工業品市場供需關係改善等因素影響,5月份,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上漲0.2%,改變了此前6個月的連續下降趨勢,其中,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上漲0.4%。從同比看,PPI同比下降1.4%,連續2個月收窄,降幅較上月收窄1.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1.6%,降幅較上月收窄1.5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下降0.8%,降幅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的改善幅度好於生活資料。

三是出口增速持續回升。受外需回暖、穩外貿政策效果顯現、優勢產品出口競爭力增強、去年同期低基數等多重因素影響,5月當月出口同比增長11.2%,增速較上月加快6.1個百分點。前5個月,佔出口比重近六成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7.9%,其中,船舶、集成電路、汽車(包括底盤)、家用電器出口分別增長100.1%、25.5%、23.8%、17.8%。

5月份中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給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這背後的支撐因素是什麼?哪些行業與領域表現尤爲突出?

“隨着我國新型工業化加快推進,特別是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深入推進,高新技術和裝備製造業等新質生產力增長較快,有力地支撐了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和產業轉型升級。”據喬寶華分析,5月經濟回升向好主要得益於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等新質生產力的穩定增長。

喬寶華列出數據加以佐證。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0.30%,總體保持較好增長態勢,特別是電子、汽車等裝備製造業增長較快。5月份,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6個百分點,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爲45.7%;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連續15個月保持在30%以上,自年初以來持續提升,對工業經濟的“壓艙石”作用凸顯。

此外,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快速發展和應用,疊加電子行業逐步進入週期性回暖,高技術製造業保持較快增長。

5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連續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領先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4.4%。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連續7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製造、集成電路製造、航天器及運載火箭製造等增加值分別增長18.7%、17.3%、10.3%。

5月份,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增長情況如何?有哪些積極的信號表明產業結構正在優化升級?

喬寶華表示,5月份生產供給穩步增加,製造業和服務業均穩步發展。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增速持續領先規模以上工業;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4.8%,增速較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

“隨着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喬寶華表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可以從生產、投資與出口三方面的數據看出。

從生產看,前5個月,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分別達到32.8%、15.5%,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從投資看,前5個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4%,增速較前4個月加快0.7個百分點,重回兩位數增長,領先全部製造業投資增速0.8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53.1%,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0.4%。

從出口看,前5個月鐵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車等裝備製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增長23.4%、19.1%,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出口比重較上年同期均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