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兵力30多年 員額緩步攀升
國軍兵力員額將緩步增加。圖爲陸軍官兵列隊整齊,軍容壯盛。(本報資料照片)
自李登輝前總統至今,國軍歷經3次精簡案,到2014年的「精粹案」,定調國軍總兵力員額爲21.5萬人,爲達成防衛作戰最低兵力需求;軍方官員說,21.5萬兵力總員額,已有10年未變動,將自今年起逐年增加,國防部每年「滾動式調增」,但不會設定增加的數字。換言之,自國民政府遷臺後,不斷精簡的國軍總兵力員額,首度開始緩步攀升。
軍方官員指出,少子化後,總兵力員額之所以能增加,主因是義務役自去年起延長爲1年,而今年役男人數估計約1萬5205人,至2029年,人數增至5萬3600人,因而總兵力員額勢必增加。
自民選總統後,國軍有3次精簡,第1次是「精實案」,國軍總員額降爲40萬人,第2次精簡是「精進案」,總員額下修至27.5萬人,第3次精簡是「精粹案」降至21.5萬人,迄今10年未再調整。
至於將官員額,根據114年度國防預算書顯示,將級軍官的預算支給人數,編列上將7人,中將57人,少將244人,合計將級軍官預算員額人數達到308人。據透露,雖然國軍總兵力員額開始增加,但國防部原則不增加將官員額,三軍成立的新編制單位,將官員額均須自行調整,總數不能增加。
國軍從1990年代始,都在精簡兵力,直到近年兩岸情勢嚴峻,去年開始恢復徵兵制,但兵力目標21.5萬人卻未見調整。前監委黃煌雄曾建言,主事者有所擔當,國軍擴編應提出有力論述,而不只是爲了向國際展示自我防衛決心,爲擴軍而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