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贏的策略 工程師優秀敬業
臺灣經濟四百年(春山出版)
張忠謀在美國工作多年之後決定前來臺灣發展,的確事先沒有人預料得到。如果張忠謀在1984年沒有從通用器材公司離職,他應該不會到臺灣來,1987年也不會有臺積公司的出現。如果他不到臺灣來,他仍可能會開創一家晶圓代工廠,但地點或許會在美國。
張忠謀大半輩子都在美國工作,他爲何決定前來臺灣發展?李國鼎的回憶錄裡說,他的主要貢獻是延攬張忠謀返國。張忠謀自己則說,李國鼎是他離開美國前來臺灣發展的重要人物,不過在他考慮來臺灣時,李國鼎的身份是行政院應用科技研究小組召集人,「但不是行政院長」。張忠謀的意思可能是,有權力決定工研院院長人選的人並不是李國鼎,而是行政院長。
當年的行政院長是俞國華,他對張忠謀說,要借重他的能力把科學研究的成果轉移爲對臺灣工業的經濟利益。俞國華的話打動張忠謀,因爲把研究發展的成果轉變成經濟利益,是他一輩子的志向。
在另一篇訪問稿裡,張忠謀說,孫運璇與李國鼎在1982年曾力邀張忠謀回國,但他因爲個人財務規畫的考慮而回拒。個人財務規劃是指德州儀器公司給予張忠謀的認股選擇權(stock options),這項選擇權按規定是要幾年後才生效。李國鼎寫了一封信罵張忠謀:「看了你的信,我是非常的失望,想不到我們善意的提供你職務,你還不考慮!」
事隔多年之後,張忠謀仍清楚記得信中的內容,但他並不怪李國鼎當時會有那樣的反應,「因爲直到今天,臺灣還是有很多人不瞭解認股選擇權。」
到了1985年,張忠謀財務規畫問題已解決,加上當時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再度找他,因此他決定前來臺灣發展。許多因素促成張忠謀意外的旅程,也意外地改變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之路。
回到晶圓代工。張忠謀本人一開始對於臺積公司能否成功,並無把握。臺積公司的第3任總經理布魯克斯在2000年受訪時說,晶圓代工的業務在1995到1996年起飛,「張忠謀與其他人同感驚訝」。相對的,布魯克斯在1991年上任時,對於晶圓代工模式的潛力則遠比張忠謀樂觀。訪問者問了他一個問題,歐洲國家從1950年代就想要發展IC產業,但未成功,「臺灣到底有何不同?」
布魯克斯說,臺灣人的特性是同質性高(It is a homogeneous, very…),具有團隊合作的精神。如果有人在團隊中不盡責(pull their weight),其他人會給他壓力。他認爲西方人沒有這種精神。另外,他認爲臺灣人不僅聰明,有能力解決問題,而且薪水比其他國家低。他的觀察與1960年代中期,外資電子廠商的經理人對於生產線女工的看法不謀而合。
張忠謀本人在2021年的一場演講中,提到臺灣在晶圓製造的優勢之一是:「大量優秀敬業的工程師、技工、作業員。」他在早年接受訪問時也說,亞洲的工程師比較按步就班,更認真,更有條理秩序。
但是,仍有一個問題尚待回答:臺積公司爲何能從技術落後,變成領先?(二之一)